电脑端

专利权人:王发永
专利名称: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
专利号: CN201820590587.X
项目简介: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框架中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与后上斜梁的上端相连接,前链盘与后链盘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链条,前链盘通过前轮轴与后皮带轮相连接,前皮带轮和后皮带轮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皮带;上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把;后链盘通过下转轴与连接箱相连接,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平行于后链盘的转杆的一端相连接,转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垂直于后链盘的板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板转轴分别伸入到脚踏曲柄内的板轴孔内,后斜支杆的下端与后底梁的中部相连接,后底梁的前面设置有分别位于后斜支杆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倾斜踏板;其使用方便,使用模式多样,能满足多种锻炼形式需要。

主权项:

1.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所述康复设备包括后侧边开口的矩形框结构的框架(1),框架(1)中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之间连接有横杆(2),横杆(2)与框架(1)的前侧边平行;框架(1)的前侧边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纵向的支腿杆(3)的上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杆(2)与后上斜梁(4)的上端相连接,后上斜梁(4)的下端与后下斜梁(5)的上端相连接,后下斜梁(5)的下端与连接箱(6)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6)的中部与前斜梁(7)的下端相连接,前斜梁(7)的上端与框架(1)的前侧边的中部相连接;连接箱(6)内设置有后链盘,后链盘的前方设置有前链盘(8),前链盘(8)与后链盘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链条(9),前链盘(8)通过前轮轴与后皮带轮(10)相连接,后皮带轮(10)的前方设置有与电机(11)相连接的前皮带轮(12),前皮带轮(12)和后皮带轮(10)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皮带(13);前轮轴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前支杆(14),前支杆(14)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轴孔,前轮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伸入到前轴孔内、并分别通过轴承与前轴孔相连接;前支杆(14)的下端分别与前底梁(15)相连接,前底梁(1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支腿杆(3)的下端相连接;后下斜梁(5)的中部与后斜支杆(16)的上端相连接,后斜支杆(16)的前部与前弯折杆(17)的下端相连接,后上斜梁(4)的下端和后下斜梁(5)的上端均与前弯折杆(17)的弯折处相连接,前弯折杆(17)的上端设置有横向的上轴孔,上轴孔内伸入有上转轴(18),上转轴(1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把(19);后链盘通过下转轴(20)与连接箱(6)相连接,下转轴(20)的两端分别与平行于后链盘的转杆(21)的一端相连接,转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垂直于后链盘的板转轴(22)的一端相连接,板转轴(22)分别伸入到脚踏曲柄(23)内的板轴孔内,两个转杆(21)与板转轴(22)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直线的两端;后斜支杆(16)的下端与后底梁(24)的中部相连接,后底梁(24)的前面设置有分别位于后斜支杆(16)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倾斜踏板(25)。

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医疗保健技术的发展,对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2011--2012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信息数据分析显示,中国脑卒中患病率以每年8.1%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现有的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多采用普通的握力器等结构,其多存在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由此,需要一种经济实用、大众化普及型的康复设备,以供广大病患者康复训练使用。

公告号为CN205073600U,名称为“中风偏瘫康复器”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中风偏瘫康复器,包括伞杆、伞骨、伞面、接粪盒、横向轴承、横向主旋转臂、竖向主轴承、横向从旋转臂、竖向从轴承、竖向旋转臂、弹簧、抽带式卡箍、气囊哨;其中,伞面通过伞骨安装于伞杆的上端,且伞面的下边沿设有环形向内凸起;接粪盒的数目为若干个;各个接粪盒均放置于环形向内凸起的上表面,且各个接粪盒围绕伞杆等距排列;横向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于伞杆的中部。其虽然适用于中风偏瘫康复锻炼,但是其同样存在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且其结构复杂,制造繁琐。

公告号为CN204766372U,名称为“一种中风偏瘫疾病的康复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中风偏瘫疾病的康复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座椅、显示屏、靠背以及带动腿部做牵伸运动的联动机构,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座椅安装在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之间,第一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显示屏,第二支架的上端安装有靠背,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转轮,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转轮,第一连杆上设有可伸缩的绑带,绑带上设有用于刺激神经肌肉的触发单元。其虽然能够帮助偏瘫患者进行训练,但是其同样存在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且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所述康复设备包括后侧边开口的矩形框结构的框架,框架中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与框架的前侧边平行;框架的前侧边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纵向的支腿杆的上端相连接;

横杆与后上斜梁的上端相连接,后上斜梁的下端与后下斜梁的上端相连接,后下斜梁的下端与连接箱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的中部与前斜梁的下端相连接,前斜梁的上端与框架的前侧边的中部相连接;

连接箱内设置有后链盘,后链盘的前方设置有前链盘,前链盘与后链盘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链条,前链盘通过前轮轴与后皮带轮相连接,后皮带轮的前方设置有与电机相连接的前皮带轮,前皮带轮和后皮带轮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皮带;前轮轴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前支杆,前支杆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轴孔,前轮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伸入到前轴孔内、并分别通过轴承与前轴孔相连接;前支杆的下端分别与前底梁相连接,前底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支腿杆的下端相连接;

后下斜梁的中部与后斜支杆的上端相连接,后斜支杆的前部与前弯折杆的下端相连接,后上斜梁的下端和后下斜梁的上端均与前弯折杆的弯折处相连接,前弯折杆的上端设置有横向的上轴孔,上轴孔内伸入有上转轴,上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把;

后链盘通过下转轴与连接箱相连接,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平行于后链盘的转杆的一端相连接,转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垂直于后链盘的板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板转轴分别伸入到脚踏曲柄内的板轴孔内,两个转杆与板转轴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直线的两端;

后斜支杆的下端与后底梁的中部相连接,后底梁的前面设置有分别位于后斜支杆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倾斜踏板。

可选地,框架的左侧边或右侧边的后端通过旋转件与开合杆的一端相连接。

可选地,后下斜梁的下部的后侧侧壁上设置有杆孔,板杆的左端插入到杆孔内,板杆的右端连接有挡腿板。

可选地,前底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轮杆的后端相连接,轮杆由前至后向下倾斜,轮杆的前端分别安装有轮子。

可选地,前斜梁的中部与前支杆之间分别连接有前斜杆。

可选地,倾斜踏板的前端高度大于后端高度,外端高度大于内端高度。

可选地,倾斜踏板的后端设置有挡板,倾斜踏板的后端均通过固定螺钉与后底梁相连接。

可选地,皮带为三角皮带。

可选地,手摇把为“L”字形的结构。

可选地,支腿杆相平行、且均与框架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其使用方便,使用模式多样化,能够满足多种锻炼形式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框架,2为横杆,3为支腿杆,4为后上斜梁,5为后下斜梁,6为连接箱,7为前斜梁,8为前链盘,9为链条,10为后皮带轮,11为电机,12为前皮带轮,13为皮带,14为前支杆,15为前底梁,16为后斜支杆,17为前弯折杆,18为上转轴,19为手摇把,20为下转轴,21为转杆,22为板转轴,23为脚踏曲柄,24为后底梁,25为倾斜踏板,26为旋转件,27为开合杆,28为板杆,29为挡腿板,30为轮杆,31为轮子,32为前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参见图1,所述康复设备包括后侧边开口的矩形框结构的框架1,框架1中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之间连接有横杆2,横杆2与框架1的前侧边平行;框架1的前侧边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纵向的支腿杆3的上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横杆2与后上斜梁4的上端相连接,后上斜梁4的下端与后下斜梁5的上端相连接,后下斜梁5的下端与连接箱6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6的中部与前斜梁7的下端相连接,前斜梁7的上端与框架1的前侧边的中部相连接;

连接箱6内设置有后链盘,后链盘的前方设置有前链盘8,前链盘8与后链盘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链条9,前链盘8通过前轮轴与后皮带轮10相连接,后皮带轮10的前方设置有与电机11相连接的前皮带轮12,前皮带轮12和后皮带轮10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皮带13;前轮轴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前支杆14,前支杆14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轴孔,前轮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伸入到前轴孔内、并分别通过轴承与前轴孔相连接;前支杆14的下端分别与前底梁15相连接,前底梁1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支腿杆3的下端相连接;

后下斜梁5的中部与后斜支杆16的上端相连接,后斜支杆16的前部与前弯折杆17的下端相连接,后上斜梁4的下端和后下斜梁5的上端均与前弯折杆17的弯折处相连接,前弯折杆17的上端设置有横向的上轴孔,上轴孔内伸入有上转轴18,上转轴1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把19;

后链盘通过下转轴20与连接箱6相连接,下转轴20的两端分别与平行于后链盘的转杆21的一端相连接,转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垂直于后链盘的板转轴22的一端相连接,板转轴22分别伸入到脚踏曲柄23内的板轴孔内,两个转杆21与板转轴22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直线的两端;

后斜支杆16的下端与后底梁24的中部相连接,后底梁24的前面设置有分别位于后斜支杆16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倾斜踏板25。

本实施例的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病人可以手扶着框架1或者横杆2,脚踩倾斜踏板25,进行站立康复训练;病人也可以坐在座椅或轮椅上,通过脚蹬脚踏曲柄23,进行腿部活动康复训练,同时可以通过手摇把19进行手臂的康复训练。由于起始时病人都感觉腿沉,脚拉不动,所以当患者腿痉挛,或消极不动时,可以由电机11通过前皮带轮12和后皮带轮10及皮带13带动前链盘8助力,即当病人蹬速度大于电机11带动的速度时,前链盘8滑动,电机11不再助力,以防止意外伤害。倾斜踏板5的角度可以根据患者患病程度的需要进行调节设置,即可以在开始安装的时候对倾斜踏板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后安装,其目的是最大程度拉伸患者的下肢筋腱,纠正变形及痿缩,挡板设置在后端脚跟处以防止脚脱离斜板。

本实施例的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组合了站立、上肢康复与下肢康复的结构和功能,适合家庭和医疗场所使用,其成本低,轻便实用,安全性好,康复效果好。

实施例2

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框架1的左侧边或右侧边的后端通过旋转件26与开合杆27的一端相连接。这样能够方便病人通过旋转件26对开合杆27进行开合操作,以进出框架1。

优选的,旋转件26为合页结构,或旋转件26为转轴和轴孔的结构。

实施例3

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与实施例2相似,后下斜梁5的下部的后侧侧壁上设置有杆孔,板杆28的左端插入到杆孔内,板杆28的右端连接有挡腿板29。这样能够将挡腿板29挡在病人两腿正前处,能够起到支撑和防止两脚形成内八字的作用,提高康复锻炼效果。

优选的,前底梁1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轮杆30的后端相连接,轮杆30由前至后向下倾斜,轮杆30的前端分别安装有轮子31。这样,本设备平时放置时,轮子31靠近但不接触地面,本设备的后端被抬起一定高度时,轮子31即着地以实现对本设备可推可拉方便移动。

实施例4

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与实施例3相似,所不同的是,前斜梁7的中部与前支杆14之间分别连接有前斜杆32。这样能够提高支撑结构的强度。

优选的,倾斜踏板25的前端高度大于后端高度,外端高度大于内端高度。这里的外端指远离两个倾斜踏板25之间中心线的一端。

优选的,倾斜踏板25的后端设置有挡板,倾斜踏板25的后端均通过固定螺钉与后底梁24相连接。这样能够提高稳定性。

实施例5

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与实施例4相似,皮带13为三角皮带。

优选的,手摇把19为“L”字形的结构。

优选的,支腿杆3相平行、且均与框架1相垂直。

文中的前方指图1中的左方,后方指图1中右方,文中的左侧指图1中垂直纸面朝向读者的方向,右侧指图1中垂直纸面远离读者的方向。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 中科胜创 2020 京ICP备200175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