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一种水文地质取样装置
专利人: 周子俣
专利号:202510199788.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文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文地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水文地质勘察,亦被称为水文地质勘测,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旨在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具体来说,水文地质勘察包括了两个主要方面:地下和地上水文勘察,其中地上水文勘察则侧重于研究地表水的分布、成因及其运动规律,这涉及到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水量、水质和水文特征的研究,通过水文地质取样装置,可以获取关于地表水的水源、水文地质特征、水质、开采潜力等各项指标的详细信息。
目前,在对河水进行取样的过程中,首先取样人员通过乘坐船只移动到河流指定取样地点位置,然后通过使用采样管或者采样瓶采集水样,为使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需要在同一地点不同深度多次取样,然而在取样的过程中,难以一次性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取样,需要针对不同深度先后投放采样管,分批次进行取样,大大延长了取样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文地质取样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刻度绳,所述刻度绳的一端设置有绕线机构,所述刻度绳的另一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下方连接有防水壳,所述防水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所述防水壳的外侧环向开设有三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机构;
所述防水壳的内部从上往下分别连接有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的内部均环向连接有三个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内部连接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顶部连接有L形水管,所述L形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机构,所述第二密封机构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密封机构的内部结构一致,且第二密封机构的位置与第一密封机构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隔板的内部靠近防滑垫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位于第一通孔的下方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贯穿第一通孔的内部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对外管,一对所述外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有尖端插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包括外壳和橡皮塞,所述外壳套设在橡皮塞的外侧,所述外壳的背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壁与L形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橡皮塞套设在L形水管的端部,所述外壳的上下两侧均贯穿连接有一对L形杆,上侧一对所述L形杆的一端连接有上密封板,下侧一对所述L形杆的一端连接有下密封板;
所述L形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环,所述L形杆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三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驱动U形板下降,通过第一槽孔与导向杆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和外管背向移动,带动外管一端的尖端插头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下密封板内部,并插入左右两侧橡皮塞内部,使得L形水管、外管、内管和进水管之间形成通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一对第三通孔,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三通孔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的相邻一侧均开设有圆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圆角的位置与尖端插头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形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对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外管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推杆驱动U形板下降,通过第一槽孔与导向杆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和外管背向移动,带动外管一端的尖端插头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下密封板内部,并插入左右两侧橡皮塞内部,使得L形水管、外管、内管和进水管之间形成通道,反之当电动推杆推动U形板抬升复位,方便将尖端插头从橡皮塞内部拔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形板的两侧且位于一对第一槽孔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圈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的另一端与第二隔板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对所述第一槽孔呈倒八字形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管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二密封挡圈,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密封挡圈,所述第一密封挡圈的内径小于第二密封挡圈的外径,通过第一槽孔与导向杆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和外管背向移动,使得第一密封挡圈与第二密封挡圈相接触,起到对第一密封挡圈与第二密封挡圈之间进行密封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绕线机构包括一对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一端连接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与刻度绳固定连接,所述轴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侧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圈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在防水壳中环向设置三个真空管,并且在防水壳的外侧环向设置有与之相对应的三个进水管,需要对其中一个真空管取样时,通过控制开启与之相对应的电动推杆,驱动U形板下降,通过第一槽孔与导向杆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和外管背向移动,带动外管一端的尖端插头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下密封板内部,并插入左右两侧橡皮塞内部,使得L形水管、外管、内管和进水管之间形成通道,受真空管内负压的影响,方便将水吸入真空管内,随后再控制电动推杆推动U形板抬升复位,将尖端插头从橡皮塞内部拔出,即可完成单管取样,同理,当需要在水中不同深度进行取样时,可将另外两个真空管放置在不同的深度,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简化了取样步骤,解决了难以一次性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取样,需要针对不同深度先后投放采样管,分批次进行取样,大大延长了取样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水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水壳和顶板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防水壳的侧剖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真空管和防水壳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真空管顶部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外壳的侧剖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绕线辊;2、刻度绳;3、轴承座;4、第一皮带轮;5、轴杆;6、皮带;7、第二皮带轮;8、伺服电机;9、底座;10、进水管;11、防水壳;12、顶板;13、滑轮;14、固定架;15、密封条;16、配重块;17、L形水管;18、真空管;19、电动推杆;20、第一隔板;21、U形板;22、防滑垫;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一槽孔;26、导向杆;27、L形板;28、第二槽孔;29、第一固定环;30、橡皮塞;31、外壳;32、上密封板;33、下密封板;34、第二固定环;35、外管;36、尖端插头;37、内管;38、第一密封挡圈;39、第二密封挡圈;40、第三通孔;41、L形杆;42、第三固定环;43、复位弹簧;44、圆角;45、第二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水文地质取样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如图1-图9所示,一种水文地质取样装置,包括:
底座9,底座9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架14,固定架1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滑轮13,滑轮1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刻度绳2,刻度绳2的一端设置有绕线机构,刻度绳2的另一端连接有顶板12,顶板12的下方连接有密封条15,密封条15的下方连接有防水壳11,防水壳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6,通过设置刻度绳2,方便人们清楚看见下降的深度,通过设置配重块16,方便防水壳11沉入水中,通过设置密封条15,有利于提高防水壳11,的密封效果;
防水壳11的外侧环向开设有三个第二通孔24,第二通孔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机构;
防水壳11的内部从上往下分别连接有第二隔板45和第一隔板20,第二隔板45和第一隔板20的内部均环向连接有三个防滑垫22,防滑垫22的内部连接有真空管18,真空管18的顶部连接有L形水管17,L形水管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机构,第二密封机构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密封机构的内部结构一致,且第二密封机构的位置与第一密封机构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设置防滑垫22,方便对真空管18进行夹持,起到稳定真空管18的效果;
第二隔板45的内部靠近防滑垫22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23,第二隔板45的底部位于第一通孔23的下方连接有电动推杆19,电动推杆19的顶端贯穿第一通孔23的内部连接有U形板21,U形板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对外管35,一对外管3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管37,外管35的一端连接有尖端插头36,电动推杆19驱动U形板21下降,通过第一槽孔25与导向杆26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背向移动,带动外管35一端的尖端插头36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内部,并插入左右两侧橡皮塞30内部。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密封机构包括外壳31和橡皮塞30,外壳31套设在橡皮塞30的外侧,外壳31的背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29,第一固定环29的内壁与L形水管17固定连接,橡皮塞30套设在L形水管17的端部,外壳31的上下两侧均贯穿连接有一对L形杆41,上侧一对L形杆41的一端连接有上密封板32,下侧一对L形杆41的一端连接有下密封板33,电动推杆19驱动U形板21下降,通过第一槽孔25与导向杆26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背向移动,带动外管35一端的尖端插头36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内部,并插入左右两侧橡皮塞30内部,使得L形水管17、外管35、内管37和进水管10之间形成通道;
L形杆4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环42,L形杆41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43,复位弹簧43的一端与第三固定环4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43的另一端与外壳31内壁固定连接,当电动推杆19驱动U形板21下降,通过第一槽孔25与导向杆26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背向移动,带动外管35一端的尖端插头36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内部,进而使得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背向移动,同时挤压复位弹簧43,当电动推杆19推动U形板21抬升复位,方便将尖端插头36从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内部拔出,通过复位弹簧43的弹性,方便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相向移动,完成密封。
在一些示例中,外壳3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一对第三通孔40,L形杆41的另一端贯穿第三通孔40的内部,当电动推杆19驱动U形板21下降,通过第一槽孔25与导向杆26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背向移动,带动外管35一端的尖端插头36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内部,进而使得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背向移动,将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背侧的L形杆41沿第三通孔40内滑动。
在一些示例中,上密封板32和下密封板33的相邻一侧均开设有圆角44,通过设置圆角44,方便电动推杆19驱动U形板21下降,带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背向移动的同时,方便带动外管35一端的尖端插头36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内部。
在一些示例中,圆角44的位置与尖端插头36的位置相对应,通过电动推杆19驱动U形板21下降,通过第一槽孔25与导向杆26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背向移动,通过将圆角44的位置设置与尖端插头36的位置相对应,方便带动外管35一端的尖端插头36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内部。
在一些示例中,U形板21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对第一槽孔25,第一槽孔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向杆26,导向杆26的一端与外管35固定连接,通过电动推杆19驱动U形板21下降,通过第一槽孔25与导向杆26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背向移动,带动外管35一端的尖端插头36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内部,并插入左右两侧橡皮塞30内部,使得L形水管17、外管35、内管37和进水管10之间形成通道,反之当电动推杆19推动U形板21抬升复位,方便将尖端插头36从橡皮塞30内部拔出。
在一些示例中,U形板21的两侧且位于一对第一槽孔2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槽孔28,第二槽孔2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板27,L形板2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固定环34,第二固定环34的内圈与内管37固定连接,L形板27的另一端与第二隔板45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固定环34与内管37固定连接,再通过两侧L形板27的连接,方便对内管37与第二隔板45固定连接,当电动推杆19驱动U形板21升降的同时,带动L形板27沿第二槽孔28的内部滑动。
在一些示例中,一对第一槽孔25呈倒八字形分布,使得U形板21下降的同时,带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背向移动,反之U形板21上升的同时,驱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相向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内管37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二密封挡圈39,外管3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密封挡圈38,第一密封挡圈38的内径小于第二密封挡圈39的外径,通过第一槽孔25与导向杆26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背向移动,使得第一密封挡圈38与第二密封挡圈39相接触,起到对第一密封挡圈38与第二密封挡圈39之间进行密封的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绕线机构包括一对轴承座3,轴承座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杆5,轴杆5的一端连接有绕线辊1,绕线辊1与刻度绳2固定连接,轴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第一皮带轮4的外侧套设有皮带6,皮带6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皮带轮7,第二皮带轮7的内圈连接有伺服电机8,伺服电机8的底部与底座9固定连接,通过开启伺服电机8,带动第二皮带轮7旋转,通过皮带6的连接,带动第一皮带轮4和轴杆5旋转,进而带动绕线辊1旋转,方便带动刻度绳2一端的防水壳11进行升降。
本发明通过在防水壳11中环向设置三个真空管18,并且在防水壳11的外侧环向设置有与之相对应的三个进水管10,需要对其中一个真空管18取样时,通过控制开启与之相对应的电动推杆19,驱动U形板21下降,通过第一槽孔25与导向杆26之间的滑动连接,带动两侧的导向杆26和外管35背向移动,带动外管35一端的尖端插头36滑入上下两侧上密封板32、下密封板33内部,并插入左右两侧橡皮塞30内部,使得L形水管17、外管35、内管37和进水管10之间形成通道,受真空管18内负压的影响,方便将水吸入真空管18内,随后再控制电动推杆19推动U形板21抬升复位,将尖端插头36从橡皮塞30内部拔出,即可完成单管取样,同理,当需要在水中不同深度进行取样时,可将另外两个真空管18放置在不同的深度,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