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水田耙地车上的喷雾装置
专利人:潘静辉
专利号:202421931541.1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田耙地车上的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田耙地的目的主要包括平整种植面、改变土壤结构、均匀基础肥、以及控制杂草和植物根须。目前水田耙绝大多数采用机械化作业,采用拖拉机挂载耙地农机具进行耙地作业。耙地作业完成后,需要及时喷施农药进行水葱草的消除作业,以往的喷施作业需要人背着喷雾器穿着靴子在泥泞的水田中行走,劳动强度十分大且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风险。
有鉴于此,本案提出一种用于水田耙地车上的喷雾装置,在耙地的过程中完成水葱草消除农药的喷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田耙地车上的喷雾装置,在耙地的同时喷施水葱草消除农药,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喷施方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避免了人身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水田耙地车上的喷雾装置,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后端的耙地机,所述车体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转动接头,所述转动接头一端通过管路与固定在车体上的电动喷雾器连接,另一端与喷杆连接;
所述喷杆远离转动接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喷头;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与喷杆活动连接,在摆动机构的驱动下,喷杆做往复摆动。
进一步,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轴、轮盘以及连杆,所述轴的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轴的另一端与轮盘中心固定连接;轮盘上固定连接有偏心杆,所述偏心杆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喷杆铰接;所述轴与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杆为伸缩式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喷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劳动强度,避免了人身安全风险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耙地机、3-支架、4-转动接头、5-喷杆、6-摆动机构、7-电动喷雾器、61-轴、62-轮盘、63-连杆、64-偏心杆、65-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用于水田耙地车上的喷雾装置,包括车体1以及设置在车体1后端的耙地机2;为了能够实现在耙地的同时进行农药的喷施作业,在车体1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架3,具体的,支架3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车体1前方的配重块上,以使得支架3可拆卸;支架3上固定设置有转动接头4,所述转动接头4一端通过管路与固定在车体1上的电动喷雾器7连接,另一端与喷杆5连接,具体的,转动接头4不可旋转的部分与支架3固定连接,该不可旋转的部分通过管路与电动喷雾器7连接;所述转动接头4上可以旋转的部分与喷杆5的一端连接,喷杆5的另一端即喷杆5远离转动接头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喷头;喷杆5与摆动机构6活动连接,在摆动机构6的驱动下,喷杆5以转动接头4为圆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往复摆动,以对一定范围的水田进行农药喷施作业;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摆动机构6包括轴61、轮盘62以及连杆63,所述轴61的一端与支架3转动连接,轴61的另一端与轮盘62中心固定连接;轮盘62上固定连接有偏心杆64,所述偏心杆64与连杆63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63的另一端与喷杆5铰接;所述轴61与驱动电机65通过齿轮啮合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动喷雾器7可以根据实际需自由放置在车上的任何位置,要固定牢靠;
为了使得喷头喷施的范围可以调节,所述喷杆5设置为伸缩式结构;具体的,喷杆5主要包括有内管和套设在内管上的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滑动连接;在摆动机构6的摆动范围内,喷杆5越长,喷施的范围就越大。
以下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在耙地的同时,给电动喷雾器7以及驱动电机65通电,电力由车体1上的蓄电池提供;摆动机构6带动喷杆5做往复摆动,药液通过喷头喷施在车体1行进方向的一定范围内;在耙地的同时完成农药的喷施工作,不在需要人工背着喷雾器进行喷施作业,有效的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人身安全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指引下,所做出的等效替换与修饰,均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