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以及制备方法

专利号:202511140510.3

专利权人:顾三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通常由空气中的过敏源(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引起。该病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药物、类固醇药物和免疫治疗等,但这些治疗方法通常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如嗜睡、口干、体重增加等。

在中医药领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主要依靠中药材的独特配伍,通过调节免疫功能、缓解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以及清除外邪等作用来治疗该疾病。传统中药复方治疗在缓解症状、减少副作用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且长期使用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然而,当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种类繁多,许多复方虽然有效,但其配方复杂,制备工艺不稳定,导致药效不一,且产品形式单一,不便于患者长期使用。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新的中药复方制剂,既能够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又能够保证药效的稳定性和方便患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以及制备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以及制备方法,包括黄芪15-30克,苍耳子10-15克,辛夷10-15克,细辛3-6克,生麻黄10-25克,桑白皮15-20克,金银花10-15克,防风15-30克,广藿香15-20克,白芷10-15克,苍术10-15克,甜叶菊叶3-6克,五味子10-15克,乌梅15-30克,板蓝根10-15克,石菖蒲10-15克,炒白术10-15克,酒川芎15-30克,胆南星15-30克。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黄芪、苍耳子、辛夷、细辛、生麻黄、桑白皮、金银花、防风、广藿香、白芷、苍术、甜叶菊叶、五味子、乌梅、板蓝根、石菖蒲、炒白术、酒川芎和胆南星等中药材分别进行清洗、除杂,并根据需要进行烘干;

S2:将上述清洗干净的中药材在干燥条件下进行粉碎,得到细粉。不同药材的粉碎程度可以根据药效要求进行调节,但要保证粉末的细度适中,便于后续提取;

S3:将粉碎后的中药粉末按照每种药材的配比,加入适量的水或适宜的溶剂,在60℃-80℃温度下提取2-3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30-60分钟。提取过程中可以采用回流提取或超声波提取等技术,提高提取效率;

S4:将提取液经过过滤去除杂质后,采用减压浓缩的方法,将提取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形成浓缩液;

S5:将浓缩液通过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等方法制成干燥粉末。干燥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低于60℃,以避免药材有效成分的挥发和破坏;

S6:将干燥后的中药粉末加适量的辅料(如淀粉、糊精等),通过湿法制粒法或干法制粒法制成颗粒。颗粒的大小应根据口服给药形式和患者的需求进行调节;

S7:将制得的颗粒按剂量分装,并采用适宜的包装材料,进行密封包装,保证其稳定性和有效成分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优选的,所述黄芪20克。

优选的,所述辛夷10=克。

优选的,所述防风15=克。

优选的,所述五味子15克。

优选的,所述胆南星25克。

优选的,所述酒川芎20克。

优选的,所述苍术12克。

优选的,所述金银花12克。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以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多种中药材的组合,针对过敏性鼻炎的不同症状进行综合调理。诸如黄芪、桑白皮、防风等药材具有增强免疫、抗过敏作用,辛夷、苍耳子等药材能够疏通鼻腔、缓解鼻塞;而金银花、白芷、五味子等药材则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的作用。此复方通过多方位的药理作用,提高了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以及制备方法,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黄芪15-30克,苍耳子10-15克,辛夷10-15克,细辛3-6克,生麻黄10-25克,桑白皮15-20克,金银花10-15克,防风15-30克,广藿香15-20克,白芷10-15克,苍术10-15克,甜叶菊叶3-6克,五味子10-15克,乌梅15-30克,板蓝根10-15克,石菖蒲10-15克,炒白术10-15克,酒川芎15-30克,胆南星15-30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黄芪、苍耳子、辛夷、细辛、生麻黄、桑白皮、金银花、防风、广藿香、白芷、苍术、甜叶菊叶、五味子、乌梅、板蓝根、石菖蒲、炒白术、酒川芎和胆南星等中药材分别进行清洗、除杂,并根据需要进行烘干;

S2:将上述清洗干净的中药材在干燥条件下进行粉碎,得到细粉。不同药材的粉碎程度可以根据药效要求进行调节,但要保证粉末的细度适中,便于后续提取;

S3:将粉碎后的中药粉末按照每种药材的配比,加入适量的水或适宜的溶剂,在60℃-80℃温度下提取2-3次,每次提取的时间为30-60分钟。提取过程中可以采用回流提取或超声波提取等技术,提高提取效率;

S4:将提取液经过过滤去除杂质后,采用减压浓缩的方法,将提取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形成浓缩液;

S5:将浓缩液通过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等方法制成干燥粉末。干燥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低于60℃,以避免药材有效成分的挥发和破坏;

S6:将干燥后的中药粉末加适量的辅料(如淀粉、糊精等),通过湿法制粒法或干法制粒法制成颗粒。颗粒的大小应根据口服给药形式和患者的需求进行调节;

S7:将制得的颗粒按剂量分装,并采用适宜的包装材料,进行密封包装,保证其稳定性和有效成分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黄芪20克。

进一步的,所述辛夷10=克。

进一步的,所述防风15=克。

进一步的,所述五味子15克。

进一步的,所述胆南星25克。

进一步的,所述酒川芎20克。

进一步的,所述苍术12克。

进一步的,所述金银花12克。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