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走出新路子
2021-01-20 阅读次数:1694


1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北京市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靳伟,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竹林,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刘多,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局长黄向阳等出席发布会。



李萌在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战略任务,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重要使命。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赋予了新的目标和任务。
科技部、北京市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等21个部门共同谋划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提出《“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形成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设计和安排。
刘鹤副总理要求,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走出新路子。关键是能力和生态的构建,为此突出了几个方面:
  • 一是以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牵引力。按照党中央部署,科技部会同相关部委全力支持北京培育建设国家实验室,参与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牵头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探索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科技组织模式,在前沿领域培育一批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 二是以展开重大基础前沿领域研发构建原创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的要求,围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生命健康等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领域,共同实施系列专项行动,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短板和锻长板并举,努力构建先发优势。

  • 三是以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构建新动力。积极支持北京发挥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完善科技治理体系,为创新主体创造更好科研生态、技术生态、产业生态。

  • 四是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构建吸引力。支持北京加快构建国际化的科研环境和创新生态,围绕重要领域和创新方向完善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发现和使用机制,加大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研人员的激励,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和创新团队。

  • 五是以全方位科技开放合作构建影响力。实行更有力的举措积极支持北京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持续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拓展民间交流渠道。深度参与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探索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强与各国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公共卫生、人工智能治理等全球性问题联合研究。

下一步我们将齐心协力抓落实,力争开好局、起好步,把这些重要部署措施化、抓手化,从墙上走下来,转变为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

在回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时,李萌表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得怎么样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我们国家能不能实现科技自强自立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我们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北京是我们国家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它拥有90多所大学,1000多所科研院所和近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北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28家,每天设立的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这种研究能力、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能力决定北京具备发展新赛道和未来产业的硬实力。应该讲,在世界强国建设中北京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我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高端引领作用。就是要更多地解决我们国家0到1的问题,不是解决一般的问题,要解决重大、关键的0到1问题,这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重要功能。北京有全国将近一半(47%)的两院院士;每年的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和每年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大概有一半来自北京,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有效发明专利居全球首位;新经济行业上市营业收入居全球第四,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市值是全球第五,具备高端人才、高端成果、高端产业集聚的显著特征。北京要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强化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生命健康这些前沿领域的部署来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提升整体研发水平,带动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 第二,关键支撑作用。北京建设了一批量子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石墨烯等领域的新兴研发机构,集中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20多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在这一次的战略行动计划中,我们支持北京通过率先打造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重点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协同攻关的体系化能力,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的支撑。

  • 第三,示范带动作用。中关村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已经三十多年,大家也都看到了成果,一批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输出到京外的大概占70%左右,体现了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四五”期间北京要走出新路子,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生态,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特别是要打通科技、产业和金融之间的通道,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强化引领、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

图片

李萌表示,科技部正在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对推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努力、提出措施。

  • 第一,支持北京打造以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的战略科技力量,包括深度参与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就是北京要深度参与,探索新型的举国体制,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北京形成一支重要力量。“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在重大专项领域支持北京近600个项目,财政资金达170多亿元;通过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了北京1980个项目,财政经费400多亿元。通过这些项目的支持,聚焦了一批持续攻关的高水平队伍。“十四五”期间,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项目研发支持力度,刚才靳伟副市长讲了,在那些前沿高端领域我们会继续支持北京的研发活动。
  • 第二,支持北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创新科研项目的管理方式。比如说建立颠覆性技术和非共识项目的发现机制,我们已经和北京市一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探索央地和社会资本共同来支持颠覆性技术研发的新模式。另外,还聚焦战略需求,探索“揭榜挂帅”机制;在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等方面开展探索,比如说,2020年科技部支持北京部分高校开展科研自主权绩效评价改革试点,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积水潭医院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的试点。
  • 第三,支持北京科技抗疫。我们建立了部市合作机制,开展疫苗研发、药物研发等领域的研发和能力建设。
  • 第四,支持北京建设国际人才引进的平台比如说国家人才引进示范基地,优化外籍科技人员来京工作的审批机制,助力北京加强创新型人才引进。这方面前期也有一些探索,比如说支持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北京大学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
  • 第五,与北京市联合实施两个专项行动计划,就是支持北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行动计划。
  • 第六,和北京市一起继续推动中关村论坛往高端化、国际化和前沿化方向发展,为北京打造一个具有国际性的高端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

  • (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