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专利)号: CN202110332000.1
专利权人: 郝刚;
名称:适用于天然水域的浮潜式智能控制安全戏水池的建造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天然水域的浮潜式智能控制安全戏水池的建造方法,属于戏水池建造领域,是针对现有天然戏水池选址难、造价成本高的缺陷所提出,其选址定型、组合戏水池、调节戏水池在水中的位置、调节戏水池在水中的深度、调节戏水池内的水流速度和流量、根据不同需求在池顶边缘平台或/和池底上设置配套辅助设施。本发明采取人工搭建戏水池方式,充分利用天然水域资源,扩大了天然水域资源的使用区域,戏水池以浮潜的方式置于天然水系中,戏水池内的水与天然水系互通,让人们充分体会天然水体的活力,使人们即充分体验了天然水域戏水的乐趣,又克服天然水域河底不平、水体较深、水流较大、障碍物干扰等不利因素,保证了戏水者的安全。
适用于天然水域的浮潜式智能控制安全戏水池的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戏水池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天然水域的浮潜式智能控制安全戏水池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戏水更是人们娱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炎热的夏季来到天然水域都有戏水的冲动,但是,海洋中的水母、贝壳、鲨鱼和江、河中的水蛇、水蛭、蚍蜉等生物以及位于水底的淤泥、水草、垃圾、深坑、水流、礁石等在游人戏水时会形成安全隐患,使人望而却步。许多天然水域为避免危险,禁止人们戏水,使人们大失所望。为解决该问题,目前人们通常会选择在江河湖海的岸边设置天然浴场,为了提高安全性,浴场的选址通常会选择水质良好、水流速度较缓、深浅适宜、水底平坦、视线开阔的水域,并用人工浮漂圈出界限,供戏水者使用。但是能满足这样条件的天然水域并不多,尤其是目前大城市中心的内陆水系,具备这样条件的水域少之又少。为满足人们的戏水要求,人们建设了大量的人造戏水池和戏水设施,目前,无论采用的是固定式、移动式还是可拆装的戏水池,大多以固定的砌体形式、可拆装气模方式、玻璃纤维等材料建造而成,形成一个封闭的戏水池供人们娱乐,其存在规模有限、维护成本高昂的弊端,也使游人失去了在天然水系中体会大自然的乐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天然戏水池选址难、造价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天然水域的浮潜式智能控制安全戏水池的建造方法,该方法兼顾了天然水域的自然环境条件,通过在天然水域中搭建浮潜式可控的围护结构,减少受天然环境的限制,拓宽了可利用水域范围,为戏水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安全戏水场所满足人们在天然水域中戏水的乐趣,同时通过人工控制,提高了游人戏水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适用于天然水域的浮潜式智能控制安全戏水池的建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址定型:根据天然水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戏水池的大小和形状;
S2、组合戏水池:先将多个模块化的池底浮筒连接组合形成池底,再通过固定装置将池底悬浮于水中,然后将多个模块化的池顶浮筒漂浮在水面上,并使池顶浮筒连接围合形成池顶边缘平台,最后通过池壁栅栏将池顶边缘平台与池底连接起来,使池顶边缘平台、池壁栅栏和池底共同围合形成戏水池整体;
S3、调节戏水池在水中的位置:根据进入戏水池内戏水人员的数量和设置在戏水池上设施的总重量和受力位置,调节池底和池顶边缘平台内的充气量,使戏水池始终保持在水中设定深度范围内;
S4、调节戏水池在水中的深度:根据戏水人员的娱乐需求,通过控制系统对戏水池的深度进行调节;
S5、调节戏水池内的水流速度和流量:根据戏水池所在水域内水流的实际情况和戏水人员的体验需求,通过控制系统对进入戏水池内的水流速度和流量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根据不同戏水需要变换水流速度,提高戏水者对戏水的乐趣;
S6、对戏水池增设辅助设施:根据戏水人员不同的体验需求,在池顶边缘平台或/和池底上设置配套辅助设施。
优选地,如步骤1中所述,戏水池的形状采用圆形、椭圆形、矩形或者多种形状的组合。
优选地,如步骤2中所述,固定装置采用的固定方式为单一固定方式和复合固定方式,所述单一固定方式采用钢柱固定、锚定或浮漂锚定中的任一项,所述复合固定方式采用钢柱和锚桩相结合的固定方式,或者根据水域环境、水文地质情况采取其他组合锚固方式。
优选地,如步骤3中所述,调节池底和池顶边缘平台内充气量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池底中每个池底浮筒内部的充气量,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池顶边缘平台中池顶浮筒内部的充气量,最终使戏水池整体保持水平状态浮潜在水中适当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池底由多个模块化的池底浮筒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组合而成,每个池底浮筒包括:模块化箱体和固定在模块化箱体底部的配重,所述模块化箱体内部设有蓄水舱,所述蓄水舱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注入蓄水舱内的水量或者气体量,实现池底浮筒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优选地,如步骤4中所述,控制系统对池底在水域中的位置实现上下浮动调节的具体方法为,控制系统根据安装在池底内的传感器反馈池底所在深度的信号,控制池底在池壁栅栏围合的范围内进行上下沉浮变化,从而实现对戏水池深度的调节。
优选地,如步骤5所述,对进入戏水池内水流速度进行调节的具体方法为:所述池壁栅栏由外侧至内侧依次间隔设置有池外层滤网、可旋转调节板和池内层滤网,池外层滤网用来对水中的漂浮物和浮游生物进行过滤,池内层滤网用来对流向戏水池内的物质和生物进行再次过滤,可旋转调节板包括若干个交替设置的固定板和转动板,通过旋转可旋转调节板,改变其与固定板之间间隙的大小,从而实现对进入戏水池内水流的速度和流量进行控制。
优选地,如步骤6所述根据戏水人员不同的体验需求可对戏水池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
优选地,如步骤6所述的辅助设施,其包括照明设备、监控设备、池边跳台、高台跳水跳台、观众看台、餐饮桌椅、遮阳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取人工搭建戏水池方式,充分利用天然水域资源,扩大了天然水域资源的使用区域,戏水池以浮潜的方式放置于天然水系中,戏水池内的水与天然水系互通,让人们充分体会天然水体的活力,使人们即充分体验了天然水域戏水的乐趣,又克服天然水域河底不平、水体较深、水流较大、水中生物、地形、障碍物干扰等不利因素,保证了戏水者的安全。通过戏水池池壁栅栏的互通式结构,结合控制系统根据浮潜或下卧的需求,可实现既定深度、设定流速,为人们提供使用安全、建造简单、管理方便、经济高效的天然水域资源的戏水池。
2、本发明按照模块设计理念,将池顶边缘平台、池壁栅栏和池底设计成模块形式,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成所需形状及大小,例如圆形、椭圆形、矩形;由于材料低廉、建造简单,而且不需要人工对戏水池内的水进行过滤、投药等维护,且戏水池可以重复利用组合,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人造戏水池更加经济实用。
3、本发明的戏水池采用浮潜方式,池顶边缘平台由充气的池顶浮筒围合后漂浮于水面,标识戏水区域范围,并使池壁栅栏悬浮立于水中,池壁栅栏与池底灵活连接,池底由模块化箱体组合而成,始终满足人们需要的戏水条件;戏水池可以根据水域情况,即可以选择放置在岸边,也可布置在较深的水域之中,即可在浅水域下长时间设置,也可临时搭建,此外,也不受淡水或咸水区域的应用限制,安装位置不受自然环境限制,可使用在不同水域。
4、本发明可根据戏水者对戏水池深度的需求和安装水域深度的情况,通过智能化控制调整池底的浮力,实现戏水池的池底沿池壁栅栏做上下移动,从而控制戏水池在水域中的深度,使池底保持在设计深度。
5、由于自然条件下的江河水体具有一定的流速,会影响到戏水和游泳的体验感,本发明为了实现戏水最佳乐趣,通过智能控制流经池壁栅栏缝隙的水流大小,实现调节水流在戏水池内的流速,为戏水者营造合适的戏水环境。
6、本发明应用领域广泛,建造方便,简单经济。戏水池可以在具备戏水条件的江、河、湖、海等一切水域里建造,不受人造戏水池建设的诸多限制和繁琐的设备要求,制造工艺简单,维护方便,可重复使用,制造成本低,而且除戏水外,可将戏水池内设置水上乐园、水上餐厅、水上舞台、水上移动式喷泉、水上救护、水上临时码头、水中科学实验等项目,可实现多领域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池壁栅栏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种池底固定方式的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种池底固定方式的结构图,其中a为第二种池底的一种实施方式,b为第二种池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三种池底固定方式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图8为实施例2中池底固定的结构图;
图9为实施例3中池底与池壁栅栏的连接关系图;
图10为实施例4中双层池壁栅栏的俯视图;
图11图10中双层池外层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双层可旋转调节板中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双层池内层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一个池内层滤网的结构示意图,b为另一个池内层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5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侧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6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池顶边缘平台、11池顶浮筒、2池壁栅栏、21池外层滤网、22可旋转调节板、221固定板、222转动板、223轨道一、223-1轨道二、224转动杆、225调节总杆、23池内层滤网、2-1双层池壁栅栏、21-1双层池外层滤网、22-1双层可旋转调节板、23-1双层池内层滤网、24滑轨、24-1内套筒、24-2外套筒、3池底、31模块化箱体、311蓄水舱、32配重、33空气导管、41钢柱、42船锚、43伸缩锚绳、44锚桩、45浮漂、46桁架、47套筒、48止锁块、5控制系统、6监控设备、7-1浮漂平台、7-2池边跳台、7-3高台跳水跳台、7-4观众看台、7-5餐饮桌椅、7-6遮阳设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天然水域的浮潜式智能控制安全戏水池,其包括池顶边缘平台1、池壁栅栏2和池底3,顶边缘平台1和池底3通过池壁栅栏2实现可拆卸连接,并构成完整的浮潜式箱型。为了能够根据水域情况和戏水者的需求,本实施例中的顶边缘平台1和池底3设计成由多个单模块组合而成的模块化结构,组合后形成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任何形状的戏水池,在水流平缓区域可以设置成矩形或者圆形;在水流较急的区域设置戏水池时,应采用圆形、椭圆形或者梭形,以减少水流对戏水池的冲击力,本实施例以矩形戏水池为例进行介绍。戏水池在材料选择时应选用具有防腐性能的材料,通过人工智能化控制使不适宜人们戏水的水域,成为安全适用的戏水区。
所述池顶边缘平台1由多个彩色塑料、橡胶或玻璃钢材质制成的池顶浮筒11组合而成,所述池顶浮筒11可以选用圆柱形或矩形的充气结构,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池顶浮筒11的充气量。每相邻两个池顶浮筒11通过卡扣等可拆卸方式连接并形成池顶边缘平台1,池顶边缘平台1围合区域内为安全戏水区,池顶边缘平台1漂浮在水面,并形成明显标志。
如图3所示,所述池壁栅栏2的顶部与池顶边缘平台1为可拆卸连接,池壁栅栏2的下部与池底3连接。池壁栅栏2围合而成的形状与池顶边缘平台1相同,本实施例以矩形戏水池为例进行介绍,因此戏水池的池壁由四组池壁栅栏2围合而成。每组池壁栅栏2由外侧至内侧依次间隔设置有池外层滤网21、可旋转调节板22和池内层滤网23组成,所述池外层滤网21孔径略大,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能够避免水中的漂浮物和浮游生物随水流进入到戏水池内,实现过滤和阻挡作用。池内层滤网23的孔径比池外层滤网21的孔径略小,用来进一步对流向戏水池内的物质和生物进行再次过滤,同时避免戏水人员不小心碰触到位于池外层滤网21和池内层滤网23之间的可旋转调节板22,池内层滤网23还能同时对可旋转调节板22和戏水者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可旋转调节板22设置在池外层滤网21和池内层滤网23之间,可旋转调节板22包括若干个交替设置的固定板221和转动板222,每个固定板221的顶部安装在池顶边缘平台1下面的轨道一223上,且固定板221相对于池顶边缘平台1固定不动。每个转动板222的顶部铰接在轨道一223上,每个转动板222的顶部还通过转动杆224与调节总杆225连接,所述调节总杆225水平设置在池顶边缘平台1下方,且与池顶边缘平台1同向布设,控制系统通过驱动机械装置(例如液压缸)水平拉动调节总杆225带动每个转动板222转动,使其与固定板221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从而改变进入戏水池内水流的流速和流量。所述固定板221和转动板222可以选用片状或三角状。根据需要可将可旋转调节板22中的转动板222与固定板221直接设置为闭合状态,在使用效果上等同于封闭式池壁。
所述池底3由多个模块化的池底浮筒组合而成,相邻池底浮筒通过卡扣等可拆卸方式连接成平面整体,且池底3的外周与池壁栅栏2的内壁连接。每个池底浮筒包括:模块化箱体31、配重32和空气导管33,所述模块化箱体31的内部设有蓄水舱311,在蓄水舱311的底部设有例如电磁阀等可控调节阀门,电磁阀可根据控制系统的控制将蓄水舱311内部的水排出或注入蓄水舱311内。所述配重32固定在模块化箱体31底部外侧。每个模块化箱体31内的蓄水舱311都通过空气导管33与空气压缩泵连通,通过向蓄水舱311内注入空气,实现池底浮筒的上浮;通过向蓄水舱311内注水,实现池底浮筒的下沉。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戏水者赤脚踏在池底3时的舒适度,在池底3上铺设适合人体感觉的人造橡胶防滑地面,或者模拟沙地。所述池底3通过固定装置将其悬浮固定在水中设定的深度,本实施例采用单一固定方式将池底3悬浮在水域中,所述单一固定方式可以采用钢柱41固定、锚定、浮漂45固定。
进一步地,池壁栅栏2、池底3也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使戏水者可以在清澈水里透过池底3观赏水中的景色,提高戏水的观赏乐趣性。
如图4所示,当戏水池所在水域深度较浅时,可采用钢柱41固定方式,在池壁栅栏2的内侧或外侧周围均匀分布多个钢柱41,每个钢柱41与池壁栅栏2固定,并且每个钢柱41的底端插入到水底部。
如图5所示,当戏水池所在水域不适合采用钢柱固定方式时,可采用船锚42或锚桩44固定方式,在池壁栅栏2的外周均匀分布有多个伸缩锚绳43,伸缩锚绳43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水底里的锚桩44固定,或者伸缩锚绳43的另一端固定有船锚42,使每个船锚42固定在水底里。
如图6所示,当戏水池所在水域较深时,采用浮漂45固定方式,在池壁栅栏2的外周通过缆绳均匀分布有多个浮漂45,每个浮漂45通过伸缩锚绳43与设置在水底里的船锚42固定。
如图7所示,为了满足戏水者的娱乐需求,同时又保证戏水者的安全,戏水池还包括能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顶部浮力控制系统、底部浮力控制系统、流速控制系统和其他辅助控制系统。
所述顶部浮力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池顶边缘平台1中池顶浮筒11的充气量。在池顶边缘平台1上设有气泵,气泵通过软管为池顶浮筒11充气,顶部浮力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气泵,实现对池顶浮筒11充气量的调整。
所述底部浮力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池底3每个池底浮筒内的空气量。在池顶边缘平台1上设有压缩空气泵,压缩空气泵通过空气导管33为池底浮筒的模块化箱体31进行充气,底部浮力控制系统通过采集固定在池底浮筒上倾角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根据戏水者和各设施对池底3受力情况产生的水平角度变化,当检测值超出设定范围值时,便及时对池底3中内所需池底浮筒的空气量进行调整,使池底3始终保持平衡状态和所需深度,避免戏水池因受力不均产生的深浅不一致或者倾覆。
所述流速控制系统,用来监测及控制流经池壁栅栏2进入戏水池内的水流速和流量。所述流速控制系统分别通过采集戏水池内外的水流速度,控制设置在池顶边缘平台1上的驱动机械装置(例如液压缸)拉动调节总杆225运动,使与调节总杆225固定的转动杆224带动转动板222产生转动,通过调节转动板222的旋转角度,从而改变固定顶板221与转动板222之间的间隙大小,控制进入戏水池内的流量,从而使进入戏水池内的水流速度减缓,避免水流流速过急对戏水者产生影响。
所述其他辅助控制系统,用来戏水者在戏水池娱乐时提供安全保障及提升娱乐体验感。其他辅助控制系统包括照明系统、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所述照明系统包括设置在池顶边缘平台1上、池壁栅栏2和池底3的功能性照明和/或装饰性照明,为戏水池提供照明,也形成水系中的一景,增加戏水池的夜间活动效果。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池顶边缘平台1周边及设置在戏水池内或/和戏水池外的监控设备6,为实时掌握戏水者在戏水池中的活动情况。所述报警系统包括设置在池顶边缘平台1上的报警设备,用来在各系统运行出现状况或人员出现危险时,进行提醒作用。
所述顶部浮力控制系统、底部浮力控制系统、流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均与报警系统连接,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报警设备就会立即启动进行提示。
戏水者人进入戏水池的方式根据戏水池设置的位置而定,若戏水池距离岸边距离较远,可采取船只摆渡方式;若戏水池距离岸边距离较近,可以采取涉水直接进入或者搭建浮桥方式连接。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改,其区别仅在于池底3的悬浮固定方式不同。
当戏水池设置在水底深浅不一的岸边时,可采用复合固定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池底3采用钢柱41和锚桩44相结合的固定方式。将钢柱41固定在较深的水域一侧,并将其固定在池壁栅栏2的外侧,将锚桩44固定在较浅的水域一侧,并将锚桩44和池壁栅栏2通过伸缩锚绳43实现固连。
实施例3
如图9所示,由于戏水者对戏水池深度的要求不同,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基础,仅对池壁栅栏2与池底3的连接关系进行改变。
为了方便池底3的上下移动,在池壁栅栏2下部需要留出足够的调整空间。在池壁栅栏2围合的区域内壁处设有桁架46,所述桁架46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的纵管,相邻纵管的顶部通过横管实现连接,所述横管与池壁栅栏2固定,纵管的底部插入水底内。在池底3的四周分别固定设有多个套筒47,所述套筒套47设在桁架46的纵管上,通过池底3浮力的改变,使套筒47可沿池壁栅栏2的长度方向实现上下移动。为了保证水深安全,在纵管下部设有止锁块48,当套筒47到达止锁块48处深度时,使池底3自动停止下降,保证水深安全。
本实施例适用于水深较浅,且同时满足戏水池的最大水深要求,而且池底3的调整范围不大的情况。
实施例4
如图10至图13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池底3与池壁栅栏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池壁栅栏2为具有上下伸缩功能的双层池壁栅栏2-1,可根据戏水池所需进行调整。
所述双层池壁栅栏2-1包括由外侧至内侧依次间隔设置的双层池外层滤网21-1、双层可旋转调节板22-1和双层池内层滤网23-1,所述双层池外层滤网21-1由两个结构相同的池外层滤网21组成,两个池外层滤网21并排设置,其中一个池外层滤网21通过滑轨24上下滑动安装在与池顶边缘平台1固定的另一个池外层滤网21上。所述双层池内层滤网23-1由两个结构相同的池内层滤网23组成,两个池内层滤网23并排设置,其中一个池内层滤网23通过滑轨24上下滑动安装在与池顶边缘平台1固定的另一个池内层滤网23上。所述双层可旋转调节板22-1同样由两个结构相同的旋转调节板22组成,其中固定板221为并排设置,其中一排滑动的固定板221通过滑轨24安装在与池顶边缘平台1固定的另一排固定的固定板221上,且所有上下滑动的固定板221的顶部通过轨道二223-1固定成一个整体,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扭转;可旋转调节板22中的转动板222滑动套设与池顶边缘平台1固定的另一个转动板222的外侧。双层池外层滤网21-1、双层可旋转调节板22-1和双层池内层滤网23-1中应用的滑轨24结构相同,其包括相互嵌套设置的内套筒24-1和外套筒24-2,且内套筒24-1和外套筒24-2均为椭圆形。
所述池底3与双层池壁栅栏2-1的下部连接,本实施例适用于对戏水池的深度做较大调整范围的双层池壁栅栏2-1,通过池底3的浮力变化,带动双层池壁栅栏2-1的下部实现上下伸缩运动,从而满足不同戏水者对不同水深的需求。
实施例5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室外游泳比赛场地。
本实施例对顶边缘平台1进行扩展,将池顶边缘平台1外侧增设浮漂平台7-1,浮漂平台7-1用来当做休息平台,供戏水人群休息娱乐使用。在浮漂平台7-1上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地安置池边跳台7-2、高台跳水跳台7-3、观众看台7-4等设施。
比赛前将戏水池的形状、深度调节符合规定,由于比赛时需要戏水池内的水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在比赛起点和终点两侧的池壁栅栏2内壁上固定有硬质材料,一是便于游泳者触摸池壁和转身,二是便于使戏水池内的水保持静止。可将池壁栅栏2设置为透明材料,安放视频监控设备6,人们可通过水下监控设备6进行拍摄和录制,并通过大屏幕进行观看;也可以将观众看台7-4设置在水下,人们通过穿戴潜水设备在水下观看比赛,通过水上、水下不同方式观看比赛,增加观赏乐趣,实现人们在自然水域环境条件下的竞技比赛和锻炼。
实施例6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室外餐厅场所。
在顶边缘平台1和/或池底3上设置餐饮桌椅7-5和遮阳设施7-6。在天然水域中进餐是一种新型的体验式进餐方式,既可以在炎热的夏天躲避酷暑,又可以体会置身于水中进餐的乐趣,根据餐饮区所需的形状、深度对戏水池的深度进行调节,可以将餐饮桌椅7-5进行漂浮设置,也可以将其固定在池底3上,通过调节可旋转调节板22使自然水流变得平缓,同时在餐区内配备遮阳、照明等设备,并根据餐饮要求配备其他各项设施,满足食客进餐需求。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室外演出场所。
在现有演艺界,大量利用水上资源排演大规模实景演出,诸如西湖印象、印象刘三姐等,需要在水中建设升降舞台,该升降舞台技术复杂,投入巨大,受限制条件多。而将本实施例的戏水池设计成水中表演的升降舞台,可以不受潮汐的影响,通过调整池底3的浮力满足舞台升降的需要,并且可以根据演出需要调整舞台规模,变换演出场地,实现建造简单,建设成本低,可重复利用,使用领域广泛。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移动喷泉。
许多景观区都有在水域建设大型喷泉的做法,但在自然环境下建设、维修、养护、改造成本较大,而且受到气候、水域等诸多条件限制。在本实施例设计戏水池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将喷泉设备直接置于池底3上,将池壁栅栏2作为过滤设施,根据喷泉需要,将模块化的戏水池组合设计成不同形状、深度、大小,即不受水流变化影响,且可重复使用,可进一步拓展喷泉使用范围。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水上游乐园。
水上游乐园一直是年轻人和儿童最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一般的水上游乐园由于限制因素较多,且投资巨大,限制了其建造范围。将本实施设计的戏水池建设在天然水域中,并加大水池浮力,增加池底强度,再在其上面安置各项水上娱乐实施,以达到使用要求。在池壁栅栏2附近设置过滤装置,可解决水中杂质问题,使娱乐设施方便实用。对于大型稳固性要求高的娱乐设施,可以将基础建于水底,戏水池与其形成活性连接,通过将戏水池置于天然水域中,可解决现有水上乐园需要定期进行蓄水、维护的工序。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水中科学实验场。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将泳池按照实验需求建造为科学实验场,将需要进行实验的动植物放入泳池内进行饲养,可以避免陆地养殖水池缺少自然水体资源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水中网箱养殖不能隔绝外部环境条件对网箱内的干扰,通过实施例可根据实验饲养动植物的生活特性对泳池内的容量、形状、深度、水流、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可人工控制调节水流,减少投食、投药被水流冲走的损失,而且为了便于观察和拍摄实验饲养动物的影像资料,可将池壁栅栏2采用透明材料,是一种最有效提高水中科学饲养实验的有效方法。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动,所述池壁栅栏2可以作为固定池壁中的一部分。
所述戏水池包括池顶边缘平台1、固定池壁和池底3,固定池壁设置在顶边缘平台1和池底3之间,在固定池壁的相对池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处设有池壁栅栏2,所述池壁栅栏2的结构与功能,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10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是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戏水池进行建造的方法。
适用于天然水域的浮潜式智能控制安全戏水池的建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址定型:根据天然水域的实际情况,确定戏水池的大小和形状,戏水池的形状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S2、组合戏水池:先将多个模块化的池底浮筒连接组合形成池底3,再通过固定装置将池底3悬浮固定在水中,然后将多个模块化的池顶浮筒11漂浮在水面上,并使池顶浮筒11连接围合形成池顶边缘平台1,最后通过池壁栅栏2将池顶边缘平台1与池底3连接起来,使池顶边缘平台1、池壁栅栏2和池底3共同围合形成戏水池整体。
固定装置采用的固定方式为单一固定方式和复合固定方式,所述单一固定方式采用钢柱41固定、锚定或浮漂45锚定中的任一项,所述复合固定方式采用钢柱41和锚桩44相结合的固定方式。
S3、调节戏水池在水中的位置:根据进入戏水池内戏水人员的数量和设置在戏水池上设施的总重量和受力位置,调节池底3和池顶边缘平台1内的充气量,使戏水池始终保持在水中设定深度范围内。所述池底3由多个模块化的池底浮筒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组合而成,每个池底浮筒包括:模块化箱体31和固定在模块化箱体31底部的配重32,所述模块化箱体31内部设有蓄水舱311,所述蓄水舱311通过控制系统5控制注入蓄水舱311内的水量,实现池底浮筒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调节池底3和池顶边缘平台1内充气量的具体方法为:通过控制系统5控制池底3中每个池底浮筒内部的充气量,通过控制系统5控制池顶边缘平台1中池顶浮筒11内部的充气量,最终使戏水池整体保持水平状态浮在水中适当的位置。
S4、调节戏水池在水中的深度:根据戏水人员的娱乐需求,通过控制系统5对池底3在水域中的位置实现上下浮动调节的具体方法为,控制系统5根据安装在池底3内的传感器反馈池底3所在深度的信号,控制池底3在池壁栅栏2围合的范围内进行上下沉浮变化,从而实现对戏水池深度的调节。
S5、调节戏水池内的水流速度和流量:根据戏水池所在水域内水流的实际情况和戏水人员的体验需求,通过控制系统5对进入戏水池内的水流速度和流量进行调节,从而提高戏水者的戏水体验。对进入戏水池内水流速度进行调节的具体方法为:所述池壁栅栏2由外侧至内侧依次间隔设置有池外层滤网21、可旋转调节板22和池内层滤网23,池外层滤网21用来对水中的漂浮物和浮游生物进行过滤,池内层滤网23用来对流向戏水池内的物质和生物进行再次过滤,可旋转调节板22包括若干个交替设置的固定板221和转动板222,通过旋转可旋转调节板222,改变其与固定板221之间间隙的大小,从而实现对进入戏水池内水流的速度和流量进行控制。
S6、对戏水池增设辅助设施:根据戏水人员不同的体验需求,在池顶边缘平台1或/和池底3上设置配套辅助设施。根据戏水人员不同的体验需求可对戏水池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所述的辅助设施,其包括照明系统、比赛跳台、高台跳水跳台、观众看台、座椅、遮阳设备、水下视频监控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发明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