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一种可折叠餐桌
专利号:202411059262.5
专利人: 鲁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桌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折叠餐桌。
背景技术
餐桌时人们每天都要用的一种家具,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居住空间的日益紧凑,人们对于家具的多功能性和空间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餐桌由于体积固定,难以适应不同人数聚餐或空间变化的需求,因此传统的餐桌在使用的时候就很不方便;
针对上述情况,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可折叠的餐桌,但是很多餐桌的折叠机构不是很牢固,这样就会导致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桌子会晃动,还有就是折叠收纳会出现问题,导致折叠或展开的时候会出现卡住的情况,因此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方便折叠、展开,且结构稳固的餐桌框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折叠餐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折叠餐桌,包括:
桌架、中部平台和托架机构,所述中部平台设置在桌架内中部,所述托架机构对称设置在中部平台两侧,所述桌架上方设有桌面板;
所述中部平台两端对称设有立架,所述立架对称设有轴承滑槽,所述轴承滑槽靠近外侧的一端延伸出弧形滑槽,所述轴承滑槽内设有和轴承滑槽滚动配合的轴承;
所述中部平台两侧均对称设有电动推杆;
所述桌架一侧设有控制器;
所述托架机构包括U型滑台、滑轨、上连杆、下连杆、三角架和侧桌板,所述滑轨对称设置在中部平台上,所述U型滑台下端对称设有滑块,所述U型滑台通过滑块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和对应的U型滑台连接,用于推动U型滑台移动,所述U型滑台两侧对称设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和三角架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上设有轴杆,所述轴杆另一端和轴承连接,所述U型滑台两侧对称设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和三角架转动连接,所述侧桌板设置在两个三角架上。
作为改进,其中一个所述立架侧面弧形滑槽一侧设有第一行程限位开关,所述中部平台上设有第二行程限位开关,所述第一行程限位开关和轴承配合。
作为改进,其中一个所述U型滑台和第二行程限位开关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上连杆和U型滑台通过销转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下连杆和U型滑台通过销转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器、第一行程限位开关、第二行程限位开关、电动推杆之间通过线路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中部平台两端对称设有立架,立架对称设有轴承滑槽,轴承滑槽靠近外侧的一端延伸出弧形滑槽,轴承滑槽内设有和轴承滑槽滚动配合的轴承,托架机构采用三角架结构,结合上连杆、下连杆与U型滑台的联动设计,而且上连杆上设有轴杆,使得上连杆能沿着轴承滑槽、弧形滑槽的移动,这样使得可折叠框架更加稳固,在餐桌在展开和折叠的时候更加稳固性,不会出现卡住的情况;
2、采用电动推杆驱动,用户仅需简单操作即可实现餐桌的快速折叠与展开,省时省力,操作便捷;
3、第一行程限位开关和轴承配合,其中一个所述U型滑台和第二行程限位开关配合,这样可以使得侧桌板展开或折叠完毕后能及时的停止,使用更加方便,更智能化;
4、结构紧凑:通过折叠设计,大幅减小了餐桌在不使用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5、适应性强:可根据用餐人数的不同,灵活调整餐桌的大小,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折叠餐桌的展开状态参考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可折叠餐桌侧桌板折叠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可折叠餐桌拆解状态下的前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可折叠餐桌拆解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可折叠餐桌拆解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可折叠餐桌拆解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
100、桌架,101、控制器,102、桌面板,200、中部平台,201、立架,202、轴承滑槽,203、弧形滑槽,204、轴承,205、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6、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07、电动推杆,302、U型滑台,303、滑轨,304、上连杆,305、下连杆,306、三角架,307、滑块,308、轴杆,309、侧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结合附图1-7,一种可折叠餐桌,包括:
桌架100、中部平台200和托架机构,所述中部平台200设置在桌架100内中部,所述托架机构对称设置在中部平台200两侧,所述桌架100上方设有桌面板102;
所述中部平台200两端对称设有立架201,所述立架201对称设有轴承滑槽202,所述轴承滑槽202靠近外侧的一端延伸出弧形滑槽203,所述轴承滑槽202内设有和轴承滑槽202滚动配合的轴承204;
其中轴承滑槽202和弧形滑槽203提供了托架机构的运行线路,使托架机构按照预定线路运行;
所述中部平台200两侧均对称设有电动推杆207,电动推杆207会推动托架机构沿着轴承滑槽202、弧形滑槽203移动,进而实现折叠和展开状态的调节;
所述桌架100一侧设有控制器101,用于控制整个餐桌的折叠和展开;
所述托架机构包括U型滑台302、滑轨303、上连杆304、下连杆305、三角架306和侧桌板309,所述滑轨303对称设置在中部平台200上,所述U型滑台302下端对称设有滑块307,所述U型滑台302通过滑块307和滑轨303滑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207的一端和对应的U型滑台302连接,用于推动U型滑台302移动,所述U型滑台302两侧对称设有上连杆304,所述上连杆304的另一端和三角架306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304上设有轴杆308,所述轴杆308另一端和轴承204连接,所述U型滑台302两侧对称设有下连杆305,所述下连杆305的另一端和三角架306转动连接,所述侧桌板309设置在两个三角架306上。
其中一个所述立架201侧面弧形滑槽203一侧设有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5,所述中部平台200上设有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06,所述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5和轴承204配合,当侧桌板309完全展开时,轴承204会触碰到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5,控制器101就会控制电动推杆207断电,电动推杆207停止,餐桌就处于展开状态。
其中一个所述U型滑台302和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06配合,当侧桌板309完全折叠时,U型滑台302触碰到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06,控制器101就会控制电动推杆207断电,电动推杆207停止,餐桌就处于折叠状态。
所述上连杆304和U型滑台302通过销转动连接。
所述下连杆305和U型滑台302通过销转动连接。
所述控制器101、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5、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06、电动推杆207通过现有技术的常规电路连接。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
初始状态:餐桌处于折叠状态,托架机构贴近中部平台200,占用空间小,侧桌板309折叠状态如图2所示,图3-图7是餐桌折叠状态并拆解掉侧桌板309、桌面板102的状态图;
展开操作:通过控制器101启动电动推杆207,推动U型滑台302沿滑轨303向外移动;随着U型滑台302的移动,上连杆304在轴杆308和轴承204的限制下,会沿着轴承滑槽202水平移动,随后会沿着弧形滑槽203向上移动,下连杆305会跟随上连杆304移动,进而带动三角架306先水平移动,然后向上移动,下连杆305和上连杆304的配合,保持结构稳定运行;
当轴承204移动到弧形滑槽203顶部时,轴承204触发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05,表示已达到预设展开位置,控制器101控制电动推杆207停止,此时,三角架306就会被固定到此状态,形成稳定的桌面支撑结构,侧桌板309就会和桌面板102平齐,这样餐桌就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
折叠操作:反向操作控制器101,电动推杆207回缩,带动U型滑台302沿滑轨303向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上连杆304和下连杆305协同作用,上连杆304先顺着弧形滑槽203向下移动,引导三角架306向下移动,这样就不会使得三角架306碰着桌面;当U型滑台302接触到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06时,表示已达到折叠状态,此时侧桌板309收纳进桌架100内,完成折叠过程,如图2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