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一种隐藏式投影仪盒子
专利人: 翟军明
专利号:202322038524.7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投影仪盒子。
背景技术
投影仪,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进行投射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VCD、DVD、BD、游戏机、DV、TV(电视信号)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通过投影仪播放电视或者电影,而一般的投影仪都是通过相关的机架固定在天花板上,比如有升降机构或者固定托架,显然这种投影仪都是裸露在天花板的下方的,从美观上考量,投影仪会影响天花板的美观,从防尘防氧化的角度考量,裸露在外的投影仪会大量的累积灰尘,灰尘进入到仪器内部后会给仪器散热带来问题,严重的会直接损坏仪器,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隐藏式投影仪盒子,以解决投影仪影响美观和累积灰尘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投影仪盒子,包括:
盒体,位于墙体内,所述盒体的开口靠近所述墙体的外表面设置;
盒盖,位于所述盒体的开口处且与所述盒体的开口适配;
开合机构,包括驱动结构和联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位于所述盒体内,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盒盖通过所述联动结构连接,使得所述盒盖能够在所述驱动结构的带动下相对所述盒体的开口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的本体与所述盒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联动结构为多连杆结构,包括两端部和一弯折端,所述弯折端位于所述两端部之间且靠近其中一端部设置,所述弯折端与所述盒体内侧壁转动连接,靠近所述弯折端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远离所述弯折端的一端与所述盒盖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的本体与所述盒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联动结构包括直杆一,所述直杆一的一端与所述盒盖靠近所述盒体的侧壁上下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体内侧壁转动连接同时与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通过直齿轮组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的本体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联动结构为多连杆结构,包括两端部,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盒盖转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联动结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弯折杆二和直杆二,所述弯折杆二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直杆二的自由端与所述盒盖转动连接,所述弯折杆二的自由端及所述直杆二的自由端为所述两端部,所述弯折杆二的弯折部为所述弯折端。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结构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盒体相对的两侧壁上,两个所述联动结构的所述弯折端通过直通光轴连接,其中至少一所述联动结构靠近所述弯折端的端部与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结构还包括弯折杆一,所述弯折杆一的一端与所述盒体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盖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包括固定盖和转动盖,所述固定盖位于所述开口下部与所述开口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盖位于所述开口上部与所述盒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盖通过所述联动结构连接,使得所述转动盖能够在所述驱动结构的带动下相对所述盒体的开口打开或闭合,当所述转动盖相对所述盒体的开口闭合时,所述转动盖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盖的顶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直杆一和直杆二,所述直杆一的自由端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直杆二的自由端与所述盒盖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杆一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还包括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杆支架、通孔螺丝杆和缓冲弹簧,所述连杆支架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螺丝杆设置,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杆支架外围,且位于所述凸起与所述通孔螺丝杆之间,所述通孔螺丝杆靠近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套设连接有用以抵接所述缓冲弹簧的螺母,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盒体的开口处的装饰外壳,所述装饰外壳用于遮挡所述盒体与所述墙体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监测端和控制端,所述监测端用以与所述投影仪的数据接口连接,并监测所述数据接口的电平信号,所述控制端用以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
当所述监测端监测到的电平信号为代表开机的第一电平信号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进行第一方向运动,并打开所述盒盖;
当所述监测端监测到的电平信号为代表关机的第二电平信号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进行第二方向运动,并闭合所述盒盖;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和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为相反方向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还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结构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进行第一方向运动、第二方向运动或暂停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和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为相反方向的运动。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投影仪盒子,通过设置位于墙体内的盒体和盒盖,盒体用于容纳投影仪,开合机构能够带动盒盖将盒体的开口打开或闭合,在使用投影仪时打开开口,在不使用投影仪的时候将开口闭合将投影仪封闭在盒体内,避免投影仪裸露在外影响美观和累积灰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一种结构的打开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一种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一种结构的联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二种结构的打开状态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二种结构的打开状态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三种结构的打开状态下的背面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三种结构的闭合状态下的背面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三种结构下另一种盒盖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三种结构下另一种盒盖结构中固定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三种结构下另一种盒盖结构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一种结构中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二种结构中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一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第二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16为电源转换模块的电路图;
图17为信号监测模块的电路图;
图18为驱动结构模块的电路图;
图19为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20为遥控接收模块的电路图。
图中:1、盒体;2、盒盖;21、镂空支架;22、固定盖;221、磁性金属;222、凸台;223、定位孔;23、转动盖;231、几字形连接件;3、驱动结构;4、联动结构;41、直杆一;42、弯折杆一;43、弯折杆二;44、直杆二;45、直通光轴;46、直通连杆;5、墙体;6、投影仪;7、直齿轮组;8、缓冲结构;81、连杆支架;82、通孔螺丝杆;83、缓冲弹簧;84、螺母;9、装饰外壳;10、信号监测模块;101、监测端;11、控制模块;12、驱动结构模块;121、控制端;13、遥控接收模块;14、电源转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背景技术所言,一般的投影仪都是通过相关的机架固定在天花板上,比如有升降机构或者固定托架,显然这种投影仪都是裸露在天花板的下方的,从美观上考量,投影仪会影响天花板的美观,从防尘防氧化的角度考量,裸露在外的投影仪会大量的累积灰尘,灰尘进入到仪器内部后会给仪器散热带来问题,严重的会直接损坏仪器,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申请通过设置位于墙体内的盒体和盒盖,盒体用于容纳投影仪,开合机构能够带动盒盖将盒体的开口打开或闭合,在使用投影仪时打开开口,在不使用投影仪的时候将开口闭合将投影仪封闭在盒体内,避免投影仪裸露在外影响美观和累积灰尘的问题。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投影仪盒子,如附图所示,包括:
盒体1,位于墙体5内,所述盒体1的开口靠近所述墙体5的外表面设置;
盒盖2,位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处且与所述盒体1的开口适配;
开合机构,包括驱动结构3和联动结构4,所述驱动结构3位于所述盒体1内,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与所述盒盖2通过所述联动结构4连接,使得所述盒盖2能够在所述驱动结构3的带动下相对所述盒体1的开口打开或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位于所述墙体5内,用于容纳所述投影仪6,避免所述投影仪6暴露在外,影响美观还累积灰尘,对所述投影仪6的寿命造成影响,所述盒盖2用于封闭或暴露所述投影仪6,在使用所述投影仪6时将其暴露,不使用时将所述投影仪6封闭在所述盒体1内,设置所述开合机构将所述盒体1和所述盒盖2进行连接的同时,还能够改变所述盒盖2与所述盒体1的位置关系以实现将所述盒体1的开口打开或闭合的目的,能够在不影响所述投影仪6的正常使用的同时,还不影响美观,不容易累积灰尘,相应的延长所述投影仪6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盒盖2与所述盒体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3的本体与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联动结构4为多连杆结构,包括两端部(靠近弯折端的一端为A,远离弯折端的一端为B)和一弯折端C,所述弯折端C位于所述两端部之间且靠近其中一端部设置,所述弯折端C与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靠近所述弯折端C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远离所述弯折端C的一端与所述盒盖2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3和所述联动结构4共同作用以控制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转动,以实现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的闭合或打开,进而使得位于所述盒体1内的所述投影仪6不能或能进行投影工作。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相对于所述驱动结构3的本体做伸缩运动,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能够带动所述联动结构4绕所述弯折端转动,相应的,所述驱动结构3的本体也相对于所述盒体1内侧壁进行转动以适应所述联动结构4的运动,所述联动结构4远离所述弯折端的一端也随之带动所述盒盖2做相对于所述盒体1转动的运动,实现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的闭合或打开。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盒盖2与所述盒体1转动连接的点作为固定点控制所述盒盖2与所述盒体1的开口的关系,所述盒盖2相当于打开所述盒体1的门,通过控制所述盒盖2的开合实现位于所述盒体1内的投影仪6的暴露和隐藏,在不使用所述投影仪6时将所述盒盖2闭合实现对所述投影仪6的隐藏,在使用所述投影仪6时将所述盒盖2打开实现对所述投影仪6的暴露。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盒盖2上固定连接有镂空支架21,所述镂空支架21与所述盒体1的开口适配,所述镂空支架21用于与所述投影仪6固定连接以承载所述投影仪6,所述投影仪6能够随所述盒盖2转动,当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开口闭合时,所述投影仪6位于所述盒体1内,当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开口打开时,所述投影仪6随所述盒盖2转动离开所述盒体1内,所述投影仪6的投影口能够进行投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镂空支架21与所述盒体1的开口处转动连接,所述盒盖2与所述镂空支架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镂空支架21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镂空支架21、所述盒盖2和所述投影仪6的相互作用与上述情况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联动结构4包括顺次连接的弯折杆二43和直杆二44,所述弯折杆二43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直杆二44的自由端与所述盒盖2转动连接,所述弯折杆二43的自由端及所述直杆二44的自由端为所述两端部,所述弯折杆二43的弯折部为所述弯折端。所述弯折端位于所述盒体1内上方,所述弯折杆二43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直杆二44的自由端与所述盒盖2远离所述盒体1的部位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做伸出运动,带动所述弯折杆二43相对于所述弯折端向所述盒体1内部转动,相应的,所述弯折杆二43带动所述直杆二44向所述盒体1内部转动,所述直杆二44带动所述盒盖2向所述盒体1内部转动,直至所述盒盖2与所述盒体1的开口闭合,所述盒盖2无法继续运动,实现了闭合所述盒体1的开口,所述投影仪6位于所述盒体1内,且被所述盒盖2封闭。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做收缩运动,带动所述弯折杆二43相对于所述弯折端向所述盒体1外部转动,相应的,所述弯折杆二43带动所述直杆二44向所述盒体1外部转动,所述直杆二44带动所述盒盖2向所述盒体1外部转动,直至所述盒盖2无法转动,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打开,所述投影仪6能够暴露出来进行投影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联动结构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盒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两个所述联动结构4的所述弯折端通过直通光轴45连接,其中至少一所述联动结构4靠近所述弯折端的端部与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直通光轴45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弯折端与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联动结构4与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为所述联动结构4提供动力支持,所述直通光轴45起到传输动力的作用,使得两个所述联动结构4在所述驱动结构3的作用下做相同的运动,带动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转动,在所述盒体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设置两个所述联动结构4,能够起到稳定所述盒盖2的作用,使得所述盒盖2两侧保持同步运动,利于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闭合或打开的稳定,进而保证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稳定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驱动结构3的本体与所述盒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联动结构4包括直杆一41,所述直杆一41的一端与所述盒盖2靠近所述盒体1的侧壁上下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同时与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通过直齿轮组7啮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3和所述联动结构4共同作用以控制所述盒盖2远离或覆盖所述盒体1的开口,以实现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的闭合或打开。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3固定在所述盒体1内侧壁上,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做伸缩运动,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竖直设置,且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杆一41通过所述直齿轮组7啮合连接,所述直杆一41相对于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直杆一41能够随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进行相对于所述盒体1内侧壁的转动,所述直杆一41带动所述盒盖2做上下运动,使得所述盒盖2能够覆盖所述盒体1的开口或远离所述盒体1的开口,实现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的闭合或打开。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直杆一41和所述盒体1内侧壁的连接为固定点带动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上下运动,占用空间较小的同时实现了对所述投影仪6的隐藏设置,保证了投影仪6美观的同时,避免了投影仪6积灰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联动结构4还包括弯折杆一42,所述弯折杆一42的一端与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盖2转动连接。所述弯折杆一42位于所述盒体1的下方,所述驱动结构3位于所述盒体1的上方,相应的,所述直杆一41位于所述弯折杆的上方,所述弯折杆一42的弯折端靠上设置,使得所述弯折杆一42在上下运动时能够避免所述弯折杆一42与所述盒体1的开口接触影响所述弯折杆一42的运动,进而影响所述盒盖2的闭合或打开。所述弯折杆一42的设置能够保证所述盒盖2随所述驱动结构3和所述直杆一41运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直杆一41和所述弯折杆一42均设有两个且相对于所述盒体1竖直方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弯折杆一42分别位于所述盒体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相对于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弯折杆一42均通过同一直通连杆46实现与所述盒体1的转动连接,所述直通连杆46的设置能够将两个所述弯折杆一42联动起来,其中一所述弯折杆一42在位于其上方的所述直杆一41的带动下进行上下运动,另外一所述弯折杆一42在所述直通连杆46的带动下一起进行上下运动,保证整个所述联动结构4运动的统一性,进而保证了所述盒盖2闭合或打开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盒盖2与所述盒体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3的本体与所述盒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联动结构4为多连杆结构,包括两端部,其中一端部与所述盒盖2转动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盒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与所述联动结构4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3和所述联动结构4共同作用以控制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转动,以实现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的闭合或打开,进而使得位于所述盒体1内的所述投影仪6不能或能进行投影工作。具体的,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相对于所述驱动结构3的本体坐伸缩运动,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能够带动所述联动结构4绕所述盒体1的内侧壁转动,相应的,所述联动结构4带动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转动,与此同时,所述驱动结构3的本体也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内侧壁转动以适应所述驱动结构3输出端和所述联动结构4的运动,实现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的闭合或打开。
具体的,所述联动结构4包括顺次连接的直杆一41和直杆二44,所述直杆一41自由端与所述盒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直杆二44的自由端与所述盒盖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杆一41转动连接,当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做伸出运动时,所述直杆一41随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绕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且远离所述盒体1运动,所述直杆二44在所述直杆一41的带动下远离所述盒体1,直至所述直杆一41和所述直杆二44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垂直,实现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打开;当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做收缩运动时,所述直杆一41随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绕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且靠近所述盒体1运动,所述直杆二44在所述直杆一41的带动下靠近所述盒体1,直至所述直杆一41和所述直杆二44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盒盖2覆盖所述盒体1的开口,实现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闭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结构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盒体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两个所述联动结构4的所述直杆一41的自由端通过直通光轴45连接,其中至少一所述联动结构4的所述直杆一41与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直通光轴45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直杆一41的自由端与所述盒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联动结构4与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为所述联动结构4提供动力支持,所述直通光轴45起到传输动力的作用,使得两个所述联动结构4在所述驱动结构3的作用下做相同的运动,带动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转动,在所述盒体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设置两个所述联动结构4,能够起到稳定所述盒盖2的作用,使得所述盒盖2两侧保持同步运动,利于所述盒盖2相对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闭合或打开的稳定,进而保证所述隐藏式投影仪6盒子的稳定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盒盖2包括固定盖22和转动盖23,所述固定盖22位于所述开口下部与所述开口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盖23位于所述开口上部与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盖23通过所述联动结构4连接,使得所述转动盖23能够在所述驱动结构3的带动下相对所述盒体1的开口打开或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转动盖23转动至相对于所述开口闭合时,与所述固定盖22共同构成覆盖所述开口的所述盒盖2,所述盒盖2大于或等于所述开口的面积。所述转动盖23与所述盒体1内侧壁通过几字形连接件231转动连接,所述几字形连接件231一端与所述盒体1内侧壁转动连接,一端与所述转动盖23固定连接,所述几字形连接件231的中间结构供所述转动盖23转动时不受所述固定盖22的影响,进而使得所述转动盖23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盖22垂直设置,便于所述投影仪6的正常使用。另外,所述转动盖23上固设有所述镂空支架21,所述投影仪6位于所述镂空支架21上与所述镂空支架21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投影仪6能够随所述转动盖23转动。
具体的,如图9所示,所述固定盖22与所述盒体1可以通过磁性金属221固定连接,即在所述盒体1与所述固定盖22相对的位置均设置磁铁金属,以使所述固定盖22相对于所述盒体1固定。也可以在所述盒体1与所述固定盖22相对的位置设置定位孔223,在所述固定盖22与所述定位孔223对应位置设置凸台222,所述凸台222与所述定位孔223适配,通过将所述凸台222插入所述定位孔223实现所述固定盖22与所述盒体1的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隐藏式投影仪6盒子还包括缓冲结构8,所述缓冲结构8包括连杆支架81、通孔螺丝杆82和缓冲弹簧83,所述连杆支架81一端设有凸起(在图1~图3所示的第一种结构中,所述凸起为设有连接通孔的凸起,如图11所示,在图4~图5所示的第二种结构中,所述凸起为所述直齿轮组7中的一个直齿轮,如图12所示,在图6~图10所示的第三种结构中,所述凸起为设有连接通孔的凸起,如图11所示),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螺丝杆82设置,所述缓冲弹簧83套设在所述连杆支架81外围,且位于所述凸起与所述通孔螺丝杆82之间,所述通孔螺丝杆82靠近所述缓冲弹簧83的一端套设连接有用以抵接所述缓冲弹簧83的螺母84,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螺丝杆82能够随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进行伸缩运动,所述通孔螺丝杆82靠近所述缓冲弹簧83的一端设置所述螺母84,使得所述通孔螺丝杆82能够抵接所述缓冲弹簧83,所述缓冲弹簧83能够给所述通孔螺丝杆82施加一定的缓冲力,进而对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起到缓冲作用,起到保护所述驱动结构3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13所示,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盒体1的开口处的装饰外壳9,所述装饰外壳9用于遮挡所述盒体1与所述墙体5之间的缝隙。所述装饰外壳9与所述盒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联动结构4和所述驱动结构3与所述装饰外壳9连接实现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所述装饰外壳9的设置起到装饰所述隐藏式投影仪6盒子的作用,避免墙体5裸露影响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监测端101和控制端121,所述监测端101用以与所述投影仪的数据接口连接,并监测所述数据接口的电平信号,所述控制端121用以与所述驱动结构3连接;
当所述监测端101监测到的电平信号为代表开机的第一电平信号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12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进行第一方向运动,并打开所述盒盖2;
当所述监测端101监测到的电平信号为代表关机的第二电平信号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121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进行第二方向运动,并闭合所述盒盖2;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和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为相反方向的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监测端101与投影仪的数据接口连接,能够监测所述投影仪的启闭情况,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控制端121与所述驱动结构3连接,当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监测端101监测到所述投影仪为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所述控制端121向所述驱动结构3发送信号,使得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进行第一方向运动,以实现打开所述盒盖2;当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监测端101监测到所述投影仪为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所述控制端121向所述驱动结构3发送信号,使得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进行第二方向运动,以实现闭合所述盒盖2,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控制所述盒盖2的闭合和打开时的运动为相反的,即一个是伸出,一个是收缩,因此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和第二方向运动是相反方向的运动。本实施例实现了通过监测所述投影仪的启闭控制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打开和闭合,即实现了所述投影仪和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联动,使用者能够通过所述投影仪的启闭控制所述投影仪和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启闭,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还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结构3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进行第一方向运动、第二方向运动或暂停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和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为相反方向的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121与所述驱动结构3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的运动,使其进行第一方向运动或第二方向运动或暂停运动,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控制器实现控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的运动,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的运动,使得使用者对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的控制更灵活,保证了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表示两种模式对应的两种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表示自动模式(即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能够根据所述投影仪的启闭状态自动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二控制器表示手动模式(即需要用户手动控制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打开或闭合),使用者可以通过切换开关实现两种模式的切换,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具体的,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对应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4和图15所示,当所述遥控接收模块13接收到切换为自动模式的信号时,所述信号监测模块10与所述控制模块11为导通状态,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为自动模式,电路图为图11,所述监测端101位于所述信号监测模块10上,所述控制端121位于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上,所述监测端101与所述投影仪的USB接口电连接,所述信号监测模块10能够监测所述投影仪的USB接口的电压,所述投影仪被开启时,所述信号监测模块10监测到所述投影仪的USB接口的电压,便向所述控制模块11输出相应信号,所述控制模块11向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发送信号以使得所述控制端121控制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驱动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进行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以打开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所述投影仪被关闭时,所述信号监测模块10不能监测到所述投影仪的USB接口的电压,便向所述控制模块11输出相应的信号,所述控制模块11向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发送信号使得所述控制端121控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进行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闭合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如此,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对应的电路通过识别所述投影仪的启闭状态实现自动控制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打开和闭合。
当所述遥控接收模块13接收到切换为手动模式的信号时,所述信号监测模块10与所述控制模块11为断开状态,对应的电路图为图12,所述控制模块11仅能够接收来自所述遥控接收模块13的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当所述遥控接收模块13接收到打开的指令时,所述遥控接收模块13向所述控制模块11发送打开信号,相应的所述控制模块11向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发送打开信号,所述控制端121控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进行第一方向运动以打开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打开的过程中,所述遥控接收模块13接收到暂停的指令时,所述遥控接收模块13向向所述控制模块11发送暂停信号,相应的所述控制模块11向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发送暂停信号,位于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上的所述控制端121控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停止进行第一方向运动,也就是说,在手动模式下,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打开程度依据接收到的遥控信号进行控制,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打开状态可以是多个,包括打开10%、打开50%、打开80%、打开100%和闭合等状态,并不局限于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
具体的,所述电源转换模块14的电路图如图16所示,能够把外部220V的交流电转换为需要的不同大小的直流电,从而为所述信号监测模块10、所述控制模块11和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供电。所述电源转换模块14可以是利用HLK-20M12模块把交流220V转换为直流12V,12V用来给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供电,利用稳压芯片7805将12V电压转换为5V,5V用来给所述控制模块11和所述遥控接收模块13供电。
所述信号监测模块10的电路图如图17所示,能够进行电压监测,当监测到USB接口的电压时,其中的光耦导通,SIG输出低电平(也就是打开信号),当未监测到USB接口的电压时,其中的光耦截止,SIG输出高电平(也就是闭合信号)。
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的电路图如图18所示,当IN1=1,IN2=0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做第二方向运动,当IN1=0,IN2=1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做第一方向运动,当IN1=0,IN2=0时,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停止运动。所述驱动结构3模块可以是DRV8870芯片,所述驱动结构3的输出端是推杆。
所述控制模块11的电路图如图19所示,所述控制模块11可以是STC单片机,检测SIG的电压来判断USB是否有电,从而控制DRV8870芯片驱动推杆。
所述遥控接收模块13的电路图如图20所示。
以上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及电路图为实现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功能的一种,凡是能够实现所述隐藏式投影仪盒子的电路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