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一种植物高效环保种植装置
专利号:202321835136.5
专利人: 植广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植物高效环保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蔬菜等植物的种植一般是在地面进行种植,地面种植植物时养分与优质土壤容易流失,不能对未被利用的养分进行回收,而且地面种植的高度低,工作人员进行种植作业时需要蹲下或弯腰,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高效环保种植装置,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其可以对未被利用的水溶肥等营养液进行回收利用,也可以防止优质土壤的流失,可以放置于架子、墙壁等地方进行架空种植,工人可以站立作业,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高效环保种植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种植箱,种植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种植箱内部划分为种植腔和回流通道,种植腔位于回流通道上方,隔板设有多个集液孔;
种植箱顶部设有浇灌箱,浇灌箱内部为浇灌通道,浇灌箱靠近种植腔的一侧设有多个浇灌孔,多个浇灌孔沿种植箱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隔板顶部设有过滤层。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种植箱顶部沿其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搭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搭桥为朝下凹的弧形,搭桥位于浇灌孔下方。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种植箱底部沿种植箱延伸方向设有支撑腿。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腿内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多个用于密封浇灌孔的密封塞,密封塞嵌入浇灌孔。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多个用于遮挡种植箱顶部开口的保育盖,保育盖为拱形;浇灌箱的数量为两个并间隔设于种植箱顶部开口的两侧,浇灌箱的顶部设有凹槽,保育盖的端部嵌入凹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高效环保种植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种植箱,种植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种植箱内部划分为种植腔和回流通道,种植腔位于回流通道上方,隔板设有多个集液孔;种植箱顶部设有浇灌箱,浇灌箱内部为浇灌通道,浇灌箱靠近种植腔的一侧设有多个浇灌孔,多个浇灌孔沿种植箱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其可以对未被利用的水溶肥等营养液进行回收利用,也可以防止优质土壤的流失,可以放置于架子、墙壁等地方进行架空种植,工人可以站立作业,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高效环保种植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高效环保种植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5为图3中安装好密封塞和保育盖的剖视图。
图标:1-种植箱;2-隔板;3-种植腔;4-回流通道;5-集液孔;6-浇灌箱;7-浇灌通道;8-浇灌孔;9-过滤层;10-搭桥;11-支撑腿;12-加强筋;13-密封塞;14-保育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者竖直,而是可以稍微的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于“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高效环保种植装置的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植物高效环保种植装置的正视图;图3所示为图1中A-A剖视图;图4所示为图1中B-B剖视图;图5所示为图3中安装好密封塞13和保育盖14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植物高效环保种植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种植箱1,种植箱1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种植箱1内部划分为种植腔3和回流通道4,种植腔3位于回流通道4上方,隔板2设有多个集液孔5;
种植箱1顶部设有浇灌箱6,浇灌箱6内部为浇灌通道7,浇灌箱6靠近种植腔3的一侧设有多个浇灌孔8,多个浇灌孔8沿种植箱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实际使用时,回流通道4可以连接一个回流管,通过回流管连接回收池,使用时,在种植腔3内填充土壤,土壤位于隔板2顶部,在土壤上种植蔬菜等植物。将水溶肥等营养液通过管道输送到浇灌箱6内,营养液通过浇灌箱6的浇灌通道7流动到各个浇灌孔8,如此营养液可以通过浇灌孔8流出并流入到种植腔3内,如此便于种植腔3内的植物吸收营养液。
多余没有用完的营养液可以通过隔板2的集液孔5流入到回流通道4内,营养液通过回流通道4流入到回收池内进行回收利用。而且通过隔板2的阻挡也能防止优质土壤的流失。本申请的种植装置可以放置于架子、墙壁等地方进行架空种植,工人可以站立作业,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种植时基本排除了杂草的生长,养分利用率提高;可以架空种植,不需要除去周边的野草,可以形成良性生态,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养分与优质土壤的流失;架空种植时可以错位种植,如此被栽种的果蔬处于一个错位空间,易于吸收阳光,便于空气流通,合理利用空间。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隔板2顶部设有过滤层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层9,过滤层9可以采用过滤棉等物品,如此通过过滤层9的过滤,防止了土壤等大颗粒物品通过隔板2的集液孔5流入回流通道4。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种植箱1顶部沿其延伸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搭桥10,搭桥10为朝下凹的弧形,搭桥10位于浇灌孔8下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搭桥10,如此可以通过搭桥10将种植腔3划分为多个间隔的种植区,如此可在每一个种植区内进行植物的种植。而且搭桥10位于浇灌孔8下方,因此从搭桥10上方的浇灌孔8流出的营养液可以先流入到搭桥10表面,由于搭桥10为朝下凹的弧形,因此营养液可以流动到搭桥10中间位置并通过搭桥10朝着搭桥10两侧流动,便于营养液流动到种植区的中间位置,如此便于营养液直接流到蔬菜等置物的种植位置,便于其吸收营养液。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种植箱1底部沿种植箱1延伸方向设有支撑腿11,支撑腿11内设有加强筋1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腿11,支撑腿11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种植箱1底部的两侧,如此便于通过支撑腿11对种植箱1整体进行支撑,加强筋12可以提高支撑腿11的结构强度。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多个用于密封浇灌孔8的密封塞13,密封塞13嵌入浇灌孔8,密封塞13可以采用橡胶塞。如此当不需要某些位置的浇灌孔8流出营养液时,可以通过密封塞13将该位置的浇灌孔8密封。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多个用于遮挡种植箱1顶部开口的保育盖14,保育盖14为拱形;浇灌箱6的数量为两个并间隔设于种植箱1顶部开口的两侧,浇灌箱6的顶部设有凹槽,保育盖14的端部嵌入凹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育盖14,对于一些刚栽种的蔬菜来说,为了避免阳光直晒,可以通过在浇灌箱6的顶部放置保育盖14进行阳光的遮挡,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