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一种基于重力杠杆加磁力原理的可持续供能机组
专利人:窦厚富
专利号:2025103360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重力杠杆加磁力原理的可持续供能机组。
背景技术
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中,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不仅资源有限,且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几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依赖于太阳辐射,虽然资源丰富,但受地理位置、天气条件和时间变化的影响显著,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风能发电则依赖于风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同样受到地理位置和季节变化的限制。水能发电虽然稳定,但受限于地理位置,且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区,其发展潜力有限。
经检索,授权公开号为CN10273410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转盘式动力产生装置,包括一座体、一设于座体上的杠杆、第一、第二连动盘、一启动装置及一集能装置。其中该杠杆中央位置设有第一转盘,该第一转盘一侧设有第二转盘,另一侧则设有第三转盘,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转盘上设有重块,而该第一连动盘设于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第二连动盘设于第一转盘与第三转盘之间,使启动装置启动时可带动该第一转盘转动,进而连动第二、第三转盘转动,使第一、第二及第三转盘转动后,改变重块的位置,形成杠杆重心改变而造成摆动,使杠杆摆动时可联动该集能装置集能。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尽管上述方案有益效果诸多,但是该方案中无法使转盘持续旋转,从而集能效果有限,无法持续输出有用功,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重力杠杆加磁力原理的可持续供能机组,以解决该方案中无法使转盘持续旋转,从而集能效果有限,无法持续输出有用功,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重力杠杆加磁力原理的可持续供能机组,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内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12组转盘,所述转盘同轴设置,所述支架内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支架内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磁铁;
重力驱动组件,所述重力驱动组件设置于相邻两组转盘之间,所述重力驱动组件包括活动安装于相邻两组转盘之间的四块配重圆,所述转盘靠近配重圆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配重圆连接;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连接杆一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活动安装有复位块,所述复位块与固定块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块一侧连接有锁舌,所述转盘靠近配重圆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根限位柱。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转盘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杆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靠近配重圆一端与配重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体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块与框体内壁滑动贴合,所述复位块靠近锁舌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靠近锁舌一端与锁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重圆由铁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弹簧与配重圆一侧耦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重力作为动力源,结合机械传动与能量转换技术,实现了无需外部能源输入的持续供能,通过重力杠杆原理和磁力辅助的结合,实现了能量的高效转换,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重力势能被有效地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由于整个过程中能量转换环节少、损失小,因此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磁力与重力共同作用,使得配重圆在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运动状态,通过重力杠杆的巧妙运用,使得配重圆在旋转过程中能够不断改变其重心位置,让转盘始终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为发电机提供稳定的动力源,整体采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和易于获取的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维护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配重圆安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锁舌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转盘;12、弹簧;13、磁铁;2、重力驱动组件;21、配重圆;22、支撑杆;23、连接杆;24、安装杆;3、限位组件;31、框体;32、固定块;33、复位块;34、复位弹簧;35、锁舌;36、连接条;37、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重力杠杆加磁力原理的可持续供能机组,包括:
支架1,支架1内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12组转盘11,转盘11同轴设置,支架1内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12,支架1内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磁铁13;
重力驱动组件2,重力驱动组件2设置于相邻两组转盘11之间,重力驱动组件2包括活动安装于相邻两组转盘11之间的四块配重圆21,转盘11靠近配重圆21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2,支撑杆22一端活动安装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一端与配重圆21连接;
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设置于连接杆23一侧,限位组件3包括框体31,框体31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2,固定块32一侧活动安装有复位块33,复位块33与固定块3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34,复位块33一侧连接有锁舌35,转盘11靠近配重圆21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两根限位柱37。
请参阅图2-图3所示,具体的,支撑杆22远离转盘11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远离支撑杆22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杆24,安装杆24靠近配重圆21一端与配重圆21固定连接,框体31与连接杆23固定连接,复位块33与框体31内壁滑动贴合,复位块33靠近锁舌35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条36,连接条36靠近锁舌35一端与锁舌35固定连接,配重圆21由铁材质制成,弹簧12与配重圆21一侧耦合。
由上可知,转盘11在配重圆21的作用下可持续自动旋转,多组转盘11同轴转动并通过变速机构连接发电机,以此来利用发电机持续发电,本实施例中共有12组转盘11,配重圆21共有48个,每块配重圆21之间的角度差为7.5°,配重圆21通过支撑杆22、连接杆23以及安装杆24与转盘11活动连接,且安装杆24连接的位置靠近配重圆21的边缘,形成重力杠杆效应,使配重圆21的重心位置可随转盘11的旋转不断改变,在连接杆23一侧安装框体31,在复位弹簧34的作用下锁舌35可完成自动复位,每块配重圆21都设置有两根限位柱37,一根设置在转盘11的圆心附近,另一根设置在转盘11靠近配重圆21的一侧,锁舌35配合限位柱37能够对配重圆21的旋转状态进行限制,锁舌35在自身弧面以及复位弹簧34的作用下可越过限位柱37,再抵在限位柱37的另一侧,对配重圆21的旋转状态进行限制,弹簧12靠近配重圆21的一侧设置有齿牙(图中未示出),配重圆21的侧面设置与之相吻合的齿牙(图中未示出),在齿牙的作用下,弹簧12可以很轻松改变配重圆21的旋转方向,以此来控制配重圆21的重心位置。
工作原理:运行时,配重圆21由于是非圆心与转盘11连接,所以配重圆21在两个转盘11之间的重心位置会不断改变,配重圆21在转盘11右侧位置时,配重圆21的重心靠近转盘11的右侧,利用重力压在转盘11的右侧,配重圆21顺时针旋转,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同步使转盘11顺时针旋转,接着转盘11带动配重圆21转动到下方弹簧12的位置,弹簧12与配重圆21的边缘通过齿牙相互吻合(主轴的6点钟到8点钟位置的配重圆21),以此来带动配重圆21逆时针旋转,改变配重圆21的旋转方向,将原本重心向下的配重圆21向上抬起,使其重心能够顺利地从低位提升至高位,使配重圆21的重心靠近转盘11的内侧,同时使锁舌35在配重圆21的作用下越过靠近转盘11圆心的限位柱37,越过后锁舌35自动复位并搭在靠近转盘11圆心的限位柱37上(主轴8点钟位置的配重圆21),使配重圆21的重心保持在转盘11的内侧,避免配重圆21的重心下移,维持配重圆21在转盘11左侧时的稳定状态,转盘11持续顺时针旋转,接着磁铁13依靠吸引力将配重圆21向上吸引(主轴10点钟位置的配重圆21),将配重圆21提至高位,提供额外的动力调节,此时配重圆21重心依然靠转盘11内侧,维持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配重圆21再次逆时针旋转,此时转盘11左侧的重量减小,转盘11右侧的重量大于左侧,所以转盘11会持续顺时针旋转(在主轴的左侧是减轻配重圆21对转盘11的压力,而配重圆21在右侧,是让重力压在转盘11外侧,加大杠杆力,输出重力动能),当配重圆21达到12点钟位置时,配重圆21的重心又会压到转盘11的右侧,锁舌35搭在转盘11外侧的限位柱37上,配重圆21的重心持续压在转盘11的右侧,如此反复,配重圆21在转盘11右侧时带动转盘11顺时针旋转,配重圆21位于转盘11左侧时,重心压在转盘11内侧,在重力作用下,配重圆21重心始终处于不平衡状态,迫使转盘11持续顺时针旋转,利用转盘11的持续旋转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