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

专利人:赵晓亮

专利号:20191026813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

水稻种植前需要进行育苗、插秧,传统插秧方式是采用插秧机,采用插秧机种植水稻时,育秧时须播种大量种子,这就造成秧苗密度大根系弱的问题,而且必须平整田块等泥浆沉淀后方可进行插秧,使得田块杂草难以防治,而且插秧机容易对秧苗造成机械性损伤使得秧苗返青慢,从而造成水稻减产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稻抛秧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通过重力加速度抛秧的方式解决人工抛秧杂乱无章、行距深度不一、速度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包括机架、无机变速箱、动力分配轴、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机架与手扶拖拉机固定连接,无机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链条与连接在机架上的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动力输出轴上的离合器相连,无机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条与动力分配轴连接,动力分配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且动力分配轴通过链条连接无机变速箱、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苗机构包括分苗隔板支架、分苗隔板和阻苗隔板,分苗隔板支架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分苗隔板固定连接在分苗隔板支架上,阻苗隔板固定连接在分苗隔板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苗机构包括秧苗托板、输送带支架和送苗变数箱,输送带支架上设有输送带主动轴和输送带被动轴,输送带主动轴和输送带被动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上,且输送带主动轴和输送带被动轴通过输送带连接,输送带上设有秧盘,秧盘上设有阻苗带,输送带支架上还设有六组串杆链轮,每组设有两个,串杆链轮固定连接在输送带被动轴上,串杆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输送带主动轴,串杆链轮的链条上还固定连接有串杆,串杆设有四十五根;输送带主动轴外侧设有秧盘罩,秧盘罩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上,秧盘罩与分苗隔板连接,且秧盘罩下固定连接有空盘收集架;所述秧苗托板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上,秧苗托板下方设有跑道轴承,跑道轴承设在跑道内,跑道通过跑道支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送苗变速箱内设有送苗变速箱输入轴、送苗变速箱输出轴和拨杆,送苗变速箱输入轴通过链条与动力分配轴连接,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输送带支架,且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两端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送苗变速箱上,送苗变速箱输出轴通过链条与输送带主动轴连接;所述送苗变速箱输入轴上设有螺旋推板和单臂拨齿,螺旋推板与送苗变速箱输入轴通过平键连接,螺旋推板设有两个,且螺旋推板相对设置,单臂拨齿与送苗变速箱输入轴固定连接;拨杆设有两个,拨杆与送苗变速箱的箱体铰接,且两拨杆通过拨杆复位簧连接,拨杆上设有拨杆轴承和拨杆推齿,拨杆推齿上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上设有锯齿、定位齿轮和定位滚珠支架,锯齿设有八组,每组设置有锯齿十三个,且每组锯齿间隔45度,送苗变数箱输出轴左右两段各设有四组锯齿,左右两段锯齿方向相反,定位齿轮与送苗变速箱输出轴固定连接,定位滚珠支架套设在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上,且定位滚珠支架设在定位齿轮和设在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上的挡板之间,定位滚珠支架内设有定位滚珠,定位滚珠与定位滚珠支架之间设有滚珠弹簧,且定位滚珠与设在送苗变速箱箱体上的导轨滑动连接,导轨内设有定位坑;送苗变速箱输出轴上设有防尘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取苗机构包括取苗变速箱和取苗轴,取苗轴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三联链轮固定连接在取苗轴上,三联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动力分配轴,取苗轴一端设有抛秧轴支撑臂,抛秧支撑臂下方设有配重铁,抛秧轴支撑臂与取苗轴通过花键连接,且抛秧轴支撑臂通过轴承连接抛秧轴,取苗轴另一端与抛秧变速箱通过花键连接并用锁丝固定;所述取苗变速箱外侧罩有取苗变速箱箱体,内部设有取苗变速箱主轴,取苗变速箱主轴通过链条与三联链轮连接,取苗轴穿过取苗变速箱箱体且与取苗变速箱箱体通过油封连接,取苗轴在取苗变速箱箱体内部设有取苗支臂,取苗支臂通过花键和支臂压盖固定连接在取苗轴上,取苗支臂上设有支臂滚动轴承,取苗变速箱主轴上设有变轨跑道,变轨跑道固定连接在取苗变速箱主轴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抛秧机构包括抛秧变速箱、秧爪和抛秧制动机构,抛秧变速箱内设有抛秧轴和抛秧变速箱主轴,抛秧轴上固定连接有抛秧轴支臂,抛秧轴支臂一端通过螺栓轴固定连接有支臂固定轴承;抛秧变速箱主轴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抛秧变速箱主轴通过链条连接三联链轮,抛秧变速箱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铁;

所述秧爪包括秧爪架、秧爪片、秧爪开合蹄铁、十字架支臂和三角支臂,秧爪架固定连接在抛秧轴上,秧爪架和秧爪片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十字架支臂一端与秧爪开合蹄铁铰接,另一端与三角支臂铰接,秧爪开合蹄铁铰接于固定在秧爪架上的蹄铁轴上,秧爪片为弹簧钢,且秧爪片设有两个,秧爪片上设有三角支臂架,三角支臂与三角支臂架铰接,秧爪开合蹄铁还设有秧爪闭合支臂,秧爪闭合支臂固定连接秧爪开合蹄铁上;秧爪片上设有橡胶套,秧爪外侧还设有防风筒,防风筒上还固定连接有蹄铁挡块和秧爪张开支臂;

所述抛秧制动机构包括抛秧制动臂、减震支架、抛秧拉簧和减震球,减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减震球为橡胶球,且减震球固定连接在减震支架上,抛秧拉簧连接抛秧制动臂和减震支架,抛秧制动臂与秧爪平行设置,且抛秧制动臂固定连接在抛秧轴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抛秧拉簧调节抛秧的重力加速度,相对于传统技术,秧苗深度可控。

2、本发明通过设置防风筒减少风对秧苗的影响,使秧苗种植更加整齐。

3、本发明通过设置分苗装置及转动秧盘,保证秧苗夹取时,不出现连带,使秧苗数量可控。

4、本发明通过送苗变速箱完成定位送苗工作,提高夹取秧苗的精准度。

5、本发明通过无级变速装置调整抛秧频率使秧苗株距随意精准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的右视图。

图3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的左视图。

图4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的俯视图。

图5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的下视图。

图6为中图1中P-P的剖视图。

图7为中图5中H-H的剖视图。

图8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中取苗变速箱的结构示意。

图9为图8中A-A的剖视图。

图10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中送苗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D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G-G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0中C-C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0中E向视图。

图15为图10中T向视图。

图16为图1中B-B抛秧变速箱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F-F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中L-L的剖视图。

图19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中秧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K-K的剖视图。

图21为图1中N向视图。

图22为图21中O-O的剖视图。

图23为图1中Q-Q的剖视图。

图24为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中专用钵体的俯视图。

图25为图24中W-W的剖视图。

图26为图24中V-V的剖视图。

图27为秧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无机变速箱,3-动力分配轴,4-秧苗托板,5-输送带支架,6-输送带主动轴,7-输送带被动轴,8-取苗变速箱,9-取苗轴,10-三联链轮,11-抛秧制动臂,12-取苗变速箱箱体,13-取苗变速箱主轴,14-取苗支臂,15-支臂压盖,16-支臂滚动轴承,17-变轨跑道,18-送苗变速箱,19-送苗变速箱输入轴,20-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1-拨杆,22-螺旋推板,23-单臂拨齿,24-拨杆复位簧,25-拨杆轴承,26-拨杆推齿,27-定位齿轮,28-定位滚珠支架,29-定位滚珠,30-导轨,31-抛秧变速箱,32-秧爪,33-抛秧轴,34-抛秧变速箱主轴,35-配重铁,36-抛秧轴支臂,37-支臂固定轴承,38-凸轮,39-秧爪架,40-秧爪片,41-秧爪闭合支臂,42-十字架支臂,43-三角支臂,44-三角支臂架,45-秧爪开合蹄铁,46-蹄铁轴,47-分苗隔板支架,48-分苗隔板,49-阻苗隔板,50-跑道轴承,51-跑道,52-减震支架,53-抛秧拉簧,54-减震球,55-秧盘,56-串杆,57-串杆链轮,58-秧盘罩,59-空盘收集架,60-防风筒,61-蹄铁挡板,62-抛秧轴支撑臂,63-秧爪张开支臂,64-阻苗带,65-复位弹簧,66-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图1~图26所示,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抛秧机,包括机架1、无机变速箱2、动力分配轴3、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机架1前端连接有手扶拖拉机,无机变速箱2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链条66与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动力输出轴上的离合器连接,无机变速箱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链条66与动力分配轴3连接,动力分配轴3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1上,且动力分配轴3通过链条66连接无机变速箱2、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送苗机构、抛秧机构、取苗机构和分苗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

所述送苗机构上设有秧苗托板4和输送带支架5,秧苗托板4用于放置秧苗,输送带支架5上设有输送带主动轴6和输送带被动轴7,输送带主动轴6和输送带被动轴7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5上,且输送带主动轴6和输送带被动轴7通过输送带连接,输送带上设有秧盘55,秧盘55用于秧苗输送,秧盘55上设有阻苗带64;输送带主动轴6和输送带被动轴7上设有六组共十二个串杆链轮57,串杆56固定连接串杆链轮57上的链条66,串杆56设有四十五根,串杆链轮57通过链条66连接输送带主动轴6和输送带被动轴7,用于带动秧盘55运动,串杆56和链条66构成串杆链条无网面式传送带,串杆56的间距与水稻钵体盘钵体间的间距相对应,链条66之间的间距与水稻钵体盘的宽度相对应,使秧盘在输送带上不能前后及左右串动;输送带主动轴6外侧设有秧盘罩58,秧盘罩58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5上,且秧盘罩58下固定连接有空盘收集架59,用于收集秧盘55;所述秧苗托板4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5上,秧苗托板4下方设有跑道轴承50,跑道轴承50在跑道51内自由滚动,跑道51通过跑道支架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

如图24-27所示,秧盘55为专用秧盘,秧盘55上设有阻苗带64,阻苗带64设在秧盘的钵体之间,且阻苗带64间歇布置;

所述送苗机构还包括送苗变速箱18,送苗变速箱18内设有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和拨杆21,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通过链条66与动力分配轴3连接,用于动力的输入,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通过直线轴承固定在送苗变速箱18上,且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两端通过轴承连接输送带支架5,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通过链条66与输送带主动轴6连接,用于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向输送带主动轴6传输动力,从而带动输送带转动;所述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上设有螺旋推板22和单臂拨齿23,螺旋推板22与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通过平键连接,螺旋推板22设有两个,且螺旋推板22相对设置,单臂拨齿23与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固定连接;拨杆21设有两个,拨杆21与送苗变速箱18的箱体铰接,且两拨杆21通过拨杆复位簧24连接,拨杆21上设有拨杆轴承25、拨杆推齿26和复位弹簧65,复位弹簧65用于拨杆推齿26的工作复位;所述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上设有锯齿、定位齿轮27和定位滚珠支架28,锯齿设有八组,每组设置有锯齿13个,且每组锯齿间隔45度,送苗变数箱输出轴20左右两段各设有四组锯齿,左右两段锯齿方向相反,定位齿轮27与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固定连接,定位滚珠支架28套设在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上,且定位滚珠支架28设在定位齿轮27和设在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上的挡板之间,定位滚珠支架28内设有定位滚珠29,定位滚珠29与定位滚珠支架28之间设有滚珠弹簧,且定位滚珠29与设在送苗变速箱18箱体上的导轨30滑动连接,导轨30内设有定位坑,送苗变速箱动力输入轴19转动时,带动拨杆21摆动,从而带动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往返运动,定位滚珠支架28;优选的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上设有防尘罩;

所述取苗机构包括取苗变速箱8和取苗轴9,取苗轴9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取苗轴9穿过抛秧机构,取苗轴9上设有三联链轮10,三联链轮10通过链条66连接动力分配轴3,用于完成动力的输入,取苗轴9一端设有抛秧轴支撑臂62,抛秧轴支撑臂62与取苗轴9通过花键连接,且抛秧轴支撑臂62通过轴承连接有抛秧轴33,用于支撑抛秧轴33,取苗轴9另一端与抛秧变速箱31用花键连接并以锁丝固定;所述取苗变速箱8外侧罩有取苗变速箱箱体12,内部设有取苗变速箱主轴13,取苗变速箱主轴13通过链条66与三联链轮10连接,用于动力输入,取苗轴9穿过取苗变速箱箱体12且与取苗变速箱箱体12通过油封连接,取苗轴9在取苗变速箱箱体12内部设有取苗支臂14,取苗支臂14通过花键和支臂压盖15固定连接在取苗轴9上,取苗支臂14上设有支臂滚动轴承16,取苗变速箱主轴13上设有变轨跑道17,变轨跑道17固定连接在取苗变速箱主轴13上,取苗变数箱主轴13转动,带动变轨跑道17转动,从而推动取苗支臂14带动取苗轴9间歇式往返运动;

所述抛秧机构包括抛秧变速箱31、秧爪32和抛秧制动机构,抛秧变速箱31内设有抛秧轴33和抛秧变速箱主轴34,抛秧轴33上固定连接有抛秧轴支臂36,抛秧轴支臂36一端通过螺栓轴固定连接有支臂固定轴承37;抛秧变速箱主轴34上固定连接有凸轮38,凸轮38转动带动抛秧轴支臂36摆动,从而带动抛秧轴33做往复转动,从而带动秧爪32完成抛秧动作,抛秧变速箱主轴34通过链条66连接三联链轮10;抛秧变速箱31和抛秧轴支撑臂62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铁35,用于平衡取苗轴9往返摆动取苗时,取苗轴9、抛秧变速箱31、抛秧轴支撑臂62、抛秧轴33和秧爪32产生的偏心,减少抛秧机振动;所述秧爪32包括秧爪架39、秧爪片40、秧爪开合蹄铁45、十字架支臂42和三角支臂43,秧爪架39固定连接在抛秧轴33上,秧爪架39和秧爪片40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十字架支臂42一端与秧爪开合蹄铁45铰接,另一端与三角支臂43铰接,秧爪开合蹄铁45铰接于固定在秧爪架39上的蹄铁轴46上,秧爪片40为弹簧钢,且秧爪片40设有两个,秧爪片40上设有三角支臂架44,三角支臂43与三角支臂架44铰接,秧爪开合蹄铁45还设有秧爪闭合支臂41,秧爪闭合支臂41固定连接秧爪开合蹄铁45上,秧爪闭合支臂41用于抓取秧苗时闭合秧爪;秧爪开合蹄铁45通过蹄铁轴46带动十字架支臂42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三角支臂43推动秧爪片40开合,完成夹秧和抛秧的工作;优选的,秧爪片40上还设有橡胶套,用于保护秧苗,秧爪32外侧还设有防风筒60,秧苗通过防风筒60抛向地面,用于减少抛秧时风对秧苗方向的影响,防风筒60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防风筒60上还固定连接有蹄铁挡块61和秧爪张开支臂63,用于秧爪抓取秧苗时闭合秧爪和抛秧时张开秧爪;所述抛秧制动机构包括抛秧制动臂11、减震支架52、抛秧拉簧53和减震球54,减震支架52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减震球54为橡胶球,且减震球54固定连接在减震支架52上,抛秧拉簧53连接抛秧制动臂11和减震支架52,用于秧爪向下抛秧时产生重力加速度,且抛秧拉簧53拉力可调,抛秧拉簧53连接抛秧制动臂11和减震支架52,抛秧制动臂11与秧爪32平行设置,且抛秧制动臂11固定连接在抛秧轴33上;在抛秧拉簧53拉动抛秧制动臂11抛秧过程中,减震支架52和减震球54会阻挡抛秧制动臂11使其瞬间停止,完成抛秧动作,减震球54会缓冲掉抛秧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

所述分苗机构包括分苗隔板支架47、分苗隔板48和阻苗隔板49,分苗隔板支架47固定连接在输送带支架5,分苗隔板48固定连接在分苗隔板支架47上,分苗隔板48下方与秧盘罩58固定连接,用于秧苗的分组和将秧盘55上的土层分割开,方便取苗机构取苗,阻苗隔板49固定连接在分苗隔板支架47上,用于防止取苗时秧苗连带,秧盘55上设有阻苗带64,阻苗带64能有效的防止取苗时发生连带,还能在育苗时有效控制秧盘55上的土层厚度,从而使秧苗更整齐;

优选的,链条66的在不同连接处的长度根据机构的实际尺寸确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柴油机通过离合器和MB04无级变速箱2将动力传输至动力分配轴3上,动力分配轴3通过链条和三联链轮10将动力传输至取苗变速箱主轴13、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和抛秧变速箱主轴34上,使得取苗变速箱主轴13、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和抛秧变速箱主轴34同速同向转动;

当抛秧变速箱31中的凸轮38从下止点开始转动时,送苗变速箱18中两个螺旋推板22的螺旋面同时开始工作,其中一个螺旋推板22因其同侧的拨杆21上的拨杆推齿26与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上的锯齿两组间的无锯齿面对应,所以这一侧的螺旋推板22做无功转动,另一侧的螺旋推板与之相反开始工作,同时,取苗变速箱12中变轨跑道17进入250度的非工作区,取苗轴9处于静止状态;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取苗变速箱主轴13和抛秧变速箱主轴34同速同向转动133度时,送苗变速箱18中螺旋推板22工作结束,螺旋推板22推动送苗机构和分苗机构横向运动一次,完成横向送苗;同时,抛秧变速箱31中凸轮38推动抛秧轴33向上摆动,使得秧爪32与水平面呈50度角,此时取苗变速箱12中变轮跑道17仍处于250度非工作区内,所以取苗轴9仍处于静止状态;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取苗变速箱主轴13和抛秧变速箱主轴34同速同向转动84度,此时凸轮38进入84度的扇形非工作区,不再推动抛秧轴33向上摆动,抛秧轴33和秧爪32处于静止状态,同时,取苗变速箱12中变轮跑道17进入110度变轨工作区,变轨跑道17推动取苗轴9带动抛秧轴支撑臂62,抛秧变速箱31抛秧轴33抛秧制动臂11和秧爪32向前摆动,摆动过程中蹄铁挡板61推动十字架41带动秧爪开合蹄铁45转动使秧爪闭合,使得秧爪32从分苗机构中夹取秧苗,同时送苗变速箱18中螺旋推板22进入227度非工作区,送苗机构处于静止状态;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取苗变速箱主轴13和抛秧变速箱主轴34继续同速同向转动26度,此时,取苗变速箱12中变轨跑道17推动取苗轴9返回起始位置,取苗结束,抛秧轴33已返回取苗轴9的上方,同时,抛秧变速箱31中的凸轮38已转过非工作区,凸轮38推动抛秧轴33向上摆动,同时送苗变速箱18中螺旋推板22处于227度的非工作区,送苗机构处于静止状态;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取苗变速箱主轴13和抛秧变速箱主轴34继续同速同向转动117度,此时,变轨跑道17已进入250度非工作区,取苗轴9处于静止状态,同时,送苗变速箱18中螺旋推板22仍处于227度非工作区,送苗机构处于静止状态,抛秧变速箱31中凸轮38转动推动抛秧轴33和秧爪32向上摆动至凸轮38的上止点与支臂轴承37分离时,抛秧拉簧53迅速将抛秧轴33上的抛秧制动臂11连同秧爪32拉回水平位置,同时秧爪张开支臂63迅速推动秧爪开合蹄铁45转动使秧爪32迅速张开完成重力加速度抛秧动作,此时,送苗变速箱输入轴19、取苗变速箱主轴13和抛秧变速箱主轴34各转动一周,此记为第一次送苗抛秧结束;

当完成十二次送苗后,此过程中取苗抛秧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表述,进入第十三次送苗时,螺旋推板22推动拨杆21带动送苗机构横向运动,当螺旋推板22的133度工作斜面转动49度时,拨杆21将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上的定位齿轮27推至与单臂拨齿23不对应位置,单臂拨齿23做无功转动,螺旋推板22继续推动送苗机构横向运动完成第十三次送苗,此时,单臂拨齿23与定位齿轮27移动至对应位置,当螺旋推板22再次做功时,开始第十四次纵向送苗,此时两个拨杆推齿26与锯齿处于无功位置,螺旋推板22转动不会推动送苗机构横向送苗,当螺旋推板22的133度工作斜面转动49度时,单臂拨齿23开始拨动定位齿轮27,使其转动45度,带动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转动,送苗变速箱输出轴20通过链条带动输送带主动轴6转动,使串杆链轮57转动一个齿,同时定位齿轮27上的定位坑与定位滚珠支架28上的定位滚珠29对应,完成纵向定位送苗,此时,两个拨杆推齿26与锯齿仍处于无功位置,所以螺旋推板22在133度工作区推动两个拨杆21做一次无功转动,当螺旋推板22再次开始做功时,另一侧拨杆21上的拨杆推齿26与其一侧的锯齿对应,同侧的螺旋推板22开始工作,完成反方向横向送苗转换,从而实现连续送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3c8e429ae7a3e8e7dde07d867a4e5aa9c9a7f38a0b09e301b09aaf52b02c2d401b93adf18f424693edd8e14b8bc4974583db5c122a93e6a5a5e9ba2bc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