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

专利权人:温建国

专利号:202421248061.5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

背景技术

转运车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转运车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是因为它造价低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自重轻,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在短距离搬运较轻的物品时十分方便。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转运小车一般包括车体、轮组以及安装在车体上的货架等,各个组件之间一般为固定连接,导致转运小车占地空间大,在闲置时会占用车间内有限的操作空间,使用过程中存在不便;

同时,现有的小推车大多数只设置两个轮子,方便在平整路面的移动,但是一旦需要进行上下楼层之间进行运送时,在没有电梯时显得十分费力,现有的转运车根本无法实现在楼梯上的行走,另外由于楼道有斜度,容易致使一些货物在拖运过程中翻倒。

因此,提出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包括支撑架、伸缩拉杆以及放置箱;

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撑梁以及与支撑梁端部相连的横梁,所述横梁内沿其延伸方向交错设有小滚轮,所述支撑梁尾端设有行走轮,所述放置箱与支撑梁上侧铰接,所述放置箱底部设有与支撑梁抵接的限位块;

所述横梁中部设有套管,所述伸缩拉杆滑动设置于套管内,所述套管上设有与伸缩拉杆抵接的限位销,所述伸缩拉杆的一端设有拉手,所述横梁位于套管的两侧对称设有活动挂钩。

作为改进,所述伸缩拉杆包括多个杆体,多个所述杆体同轴设置且依次套接,所述伸缩拉杆沿所述杆体的轴向可伸缩。

作为改进,还包括挂杆,所述挂杆对称设置于伸缩拉杆中最外侧杆体上端的两侧。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梁之间设有与套管相连的加强梁。

作为改进,所述放置箱为可折叠收起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通过可折叠放置箱与支撑架的转动连接,可实现对其展开与收纳,减少空间占用,同时支撑架以行走轮与小滚轮的双重设置,实现该转运工具的行走与障碍的跨越,并且支撑架连接伸缩拉杆,可进一步实现对该转运工具的体积的减小,并配合挂杆的设置,实现与活动挂钩连接支撑带,达到对大件货物的放置支撑;

2、该货物转运工具整体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通过展开与收纳,减少空间占用与方便携带,同时可实现对不同货物的转运,且能够适用于不同环境的的行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处于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支撑架,11、支撑梁,12、横梁,13、小滚轮,14、行走轮,2、伸缩拉杆,21、杆体,3、放置箱,4、限位块,5、套管,6、限位销,7、拉手,8、活动挂钩,9、挂杆,10、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1-5所示,一种新型货物转运工具,包括支撑架1、伸缩拉杆2以及放置箱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呈U型结构,所述支撑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支撑梁11以及与支撑梁11端部相连的横梁12,具体的,所述支撑梁11采用槽钢制作而成,可方便小滚轮13在支撑梁11内的转动设置;

所述横梁12内沿其延伸方向交错设有小滚轮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小滚轮13为两排交错设置,相邻所述小滚轮13之间具有重叠部分,在实施时,通过小滚轮13在横梁12的转动设置,可方便该转运工具攀越障碍,包括但不限于攀爬楼梯。

所述支撑梁11尾端设有行走轮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14设置于支撑梁11远离横梁12的一端,所述行走轮14设置支撑架1的内侧,可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对行走轮14的保护,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因碰撞造成行走轮14的损坏,影响该转运工具的使用。

所述放置箱3与支撑梁11上侧铰接,所述放置箱3为可折叠收起结构。具体的,所述放置箱3转动设置于支撑架1靠近行走轮14的一端,所述放置箱3为长方体结构,在使用时,所述放置箱3的侧壁可以收起与其底板重合,减小放置箱3的空间占用;使用时,将放置箱3翻转且使其底板与支撑架1保持呈垂直状态,然后将放置箱3的侧壁展开形成放置空间。

进一步的,在实施时,所述放置箱3在展开状态时的底部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可设置支脚,可实现在对货物转运途中停下时的支撑,同样的,所述支脚与放置箱3之间也为转动设置,可实现对该转运工具收起时,对支脚的收起,减少空间的占用。

所述放置箱3底部设有与支撑梁11抵接的限位块4,具体的,所述限位块4的数量为2块且设置于放置箱3底部,在翻转放置箱3使其与支撑架1呈垂直状态设置时,所述限位块4与支撑梁11抵接,实现放置箱3与支撑架1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

所述横梁12中部设有套管5,具体的,所述支撑梁11之间设有与套管5相连的加强梁10,在实施时,通过加强梁10与横梁12的配合设置,实现套管5与支撑架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所述伸缩拉杆2滑动设置于套管5内,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套管5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在未使用时,所述伸缩拉杆2可在其本身保持收起状态时,且可收缩至支撑架1内侧,减少该转运工具的整体空间占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拉杆2包括多个杆体21,多个所述杆体21同轴设置且依次套接,所述伸缩拉杆2沿所述杆体21的轴向可伸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杆体21的数量为两个。

所述套管5上设有与伸缩拉杆2抵接的限位销6,所述限位销6设置于套管5上侧中部,所述伸缩拉杆2的一端设有拉手7;

在使用时,将通过拉手7将伸缩拉杆2从支撑架1中拉出,并通过限位销6实现伸缩拉杆2与套管5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然后将伸缩拉杆2伸长,方便对该转运工具的拉动。

所述横梁12位于套管5的两侧对称设有活动挂钩8。具体的,所述活动挂钩8与横梁12之间为转动连接。

还包括挂杆9,所述挂杆9对称设置于伸缩拉杆2中最外侧杆体21上端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杆9的两端设有弯头,可实现对支撑带的限位;

同样的,可在挂杆9两端设置活动挂钩,实现与横梁12上的活动挂钩8相对应,实现对支撑带的连接,以增加货物的装载量,同时实现对货物的支撑。

在实施时,当转运货物较高时,当伸缩拉杆2处于伸长状态时,位于外侧杆体21上端设有挂杆9,可在活动挂钩8与挂杆9之间连接支撑带,在货物放置在放置箱3中时,通过支撑带以及挂杆9实现对货物的支撑,保证货物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样的,通过挂杆9与活动挂钩8的配合设置,该转运工具在拉动过程中处于倾斜状态时,对转运货物的支撑,拖运过程中的翻倒。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f70b07f9462df18807b1393ed3d98d7f3409400b8b7f951643c85fec88ef59a493049b892577555ab8c0b6855de625d8bb19e7bfc8e88def6279c979ddb68cdbf4fbe3ada916bf509ec7b31630